勤学善学夯实基础 提升工作能力水平
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升工作决策能力。中央实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挖掘创造潜力、增强发展动力。如何在改革激荡中不断创新发展,值得每一位地市级政务中心主任正确解读。近三年来,我们坚持将中央、省、市有关政策文件,挂在墙上、订在册上、树在窗口、拿在手上,通过窗口集中学、会议讨论讲、个别深入谈等方式,努力把政策读懂、研透。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既是推进改革、落实任务的工作需要,也是防范权力运行法律风险、制度风险、作为风险的实现需求。《行政许可法》作为指导和规范行政行为的核心利器,必须实学实用。为此,我们逐项清理了48家进厅窗口单位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181项,并通过严格规范税费缓、减、免流程,连续两年保持了税、费“两增”。今年,中办、国办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此,我们进一步调整思路,健全“政府主办、政府办主管、政务公开办主抓”工作机制,努力推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做到信息报送、发布、更新、处置、回应“五及时”。
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升综合协调能力。地市级政务中心主任不但要具备指导、协调、管理市直各单位派驻中心窗口集中办公的首席代表、审批办主任和窗口数百名工作人员的水平,而且要具有指导、督促、讲评、考核全市政务公开政务服务,以及各县市区政务中心工作的能力。因此,熟悉业务,既是加强沟通协调必修课,也是提升服务水平专业课,更是妥处疑难问题的艺术课。为此,我们创新实行机关、首席代表、窗口工作人员、县(区)政务中心“四层次、四形式”的每月半小时工作讲评,形成了纪检监察、民主监督、问责监控、舆论监评“四位一体”的讲评模式。以多层面、多角度的自评、互评、点评、考评为抓手,不断促进行政效率、落实到位率和群众满意率“三提升”。
海纳百川激发能量 共同维系发展大局
要有容人之雅量。窗口工作人员来自不同单位,能力有高下,性格有偏差,管好队伍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善于原谅别人的小缺点、小过失,少一些苛刻,多几份宽容。保持得亦淡然、失亦坦然、心处超然、顺其自然之心态。不勉强别人,不强求自己,做到厚德、勤政、敏思、谨言、慎行、清正。
要有纳言之气量。能广泛听取意见、了解实情,是政务中心主任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工作中要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大事共议,急事共商,难事共谋。同时,要善于运用“他山之石”,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唯我所用。三年来,我坚持和工作人员每周谈心、每月谈话,听取意见。通过主任会、机关会、窗口会等,共同商讨、研究、部署工作。先后组织人员赴天津滨海新区、上海自贸区、安徽滁州、浙江嘉兴等多地学习,为工作注入鲜活经验。
要有决断之胆量。科学决策的秘决是99%的信息加1%的正确判断。三年来,我们坚持立决立行,完成了审批事项清理、收费流程规范等多项重点攻坚。省政府领导多次视察调研,认为:我们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措施、管理方法和工作经验。
政务中心既是党和政府的形象窗口,更是为基层百姓服务的实事窗口。政务中心主任只有坚持牵头引领、乐于奉献,才能以上率下、担当使命、不负重托。
牵头引领。只有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督查、引领作用,优化服务环境,才能真正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政务服务队伍。三年来,我们坚持以“改善衣食行、工作月讲评、健全考核制、促进三提升”为工作常态,规范了工作人员着装,加强了后勤服务保障,完善了便民基础设施,改善了大厅服务环境。获评省级“文明窗口单位”、市级文明创建“红旗单位”。
埋头实干。主任不仅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工作不仅是一个岗位,更是一份重托。政务中心主任既要依法用权“不任性”、清廉从政“守底线”,更要服务群众“零距离”、敢于担当“重落实”。特别是在重点工作上,三年来我们强力推动审批“瘦身”,压减行政审批事项196项,精简51%,率先在全省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带头服务。政务中心的每个岗位,都是服务岗位。作为“班长”更应带头搞好服务。一是带头做到“三个一样”,即干部群众一样尊重,生人熟人一样热情,忙时闲时一样耐心。二是带头坚持“四讲”,即讲学习、讲团结、讲奉献、讲忠诚。三是带头做到“五不让”,即不让工作事项延误、不让办事差错发生、不让政府形象受损、不让不良行为出现、不让办事群众受冷遇。共收到办事群众送来的锦旗、感谢信229件次。应用“湖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登录办件627万件,成为全省第一。
胸有成竹胸襟宽广 力求服务尽善尽美
思路要清。要谋划好工作目标、任务、重点、标准、要求、措施、讲评、考核八项基本内容。认真研究提速、提质、提效,及时掌握信息发布情况,实时落实办件进程与措施。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增强“六性”达到“六尽”。即增强专业性、主动性、务实性、创新性、可行性、预见性,达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努力实现尽善尽美。
措施要实。三年来,我们坚持将措施建立在可操作、重落实、求实效上,通过每日巡查量化日常考核、每周小结细化窗口考核、每月讲评强化效能考核、每年评比落实年终考核,形成对窗口监管考核的有力抓手。2016年,我们又在全国首创“四通”政务服务模式,推动业务融通,审批全流程优化;平台直通,体系全区域覆盖;数据互通,节点全过程监管;体制贯通,服务全方位提质,形成审批提速增效的有效抓手。被17家国家、省、市主流媒体推介,北京市、安徽省等多地政务中心专程来岳阳现场学习交流。
作风要硬。三年来,我们切实加强纪律作风能力建设,完善窗口审批服务考核《办法》与《细则》。采取领导督查、值班巡查、监控视查、民意调查等方式,严格制度执行,强化纪律要求。开展“五严、五岗”政务服务(即严肃纪律、严格要求、严实作风、严明规则、严谨言行,目标明确到岗、任务落实到岗、责任细化到岗、制度健全到岗、要求规范到岗),盯住不落实的人、解决不落实的事,实现了连续两年“五增”(即审批增速、税费增收、基础增强、创新增效、评价增誉)。
创新创业拼命三郎 窗口管理再上台阶
窗口管理抓创新。三年来,我们坚持突出“三抓”:一是抓文化建设,树立服务理念;二是抓制度建设,建立服务规范;三是抓作风建设,实现三个提升。开展一人一套学习书籍、一本读书笔记、一次讲评发言、一篇学习心得、一次群众走访、一名帮扶对象、一件实事办好的“七个一”活动,除基本学习资料外,我们还每人赠送两本书《做人与做官》、《把信送给加西亚》,评选优秀读者并予适当奖励,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在全省首创“一岗三责”,将窗口服务责任落实到窗口单位岗位职责上、政务中心监管职责上、行政效能监察职责上。推行行政审批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办件回访制“四制”管理,所有窗口统一印制《一次性告知书》,所有承办件一律实行“书面清单”告知,所有服务对象一次性知晓审批流程、一次性提交申报资料、一次性办结申请事项。
服务方式优创新。三年来,我们以收费“一票制”、审批“两集中”为抓手,整合部门职能,加快功能升级。创新立项招标“多步合一”、规划设计“多规合一”、评审评估“多评合一”。先后完成了“五证合一”商事登记、“营改增”税务登记、不动产统一登记等重点改革。审批整体提速43.8%,部分提速72.6%。在市、县各中心窗口开展规范服务、公开服务、文明服务、满意服务和事项进驻率、授权执行率、办件提速率、联办到位率、提前办结率竞赛活动。在全省率先实行“社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试点,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展望未来再创新。政务中心作为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产物,历经成长之难、发展之艰。九年前,岳阳市政务中心挂牌成立;九年来,我们秉承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宗旨,历经四届班子开新图强,扩容提质;九年后,小窗口承载着大服务,跨入了全省先进行列。因为梦想,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精彩。在改革发展的强劲旋律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这架钢琴弹奏出更和谐、更美妙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