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为群众敞开“四通”的窗口——岳阳市创新“四通”政务服务模式纪实
时间 :   2017-03-14 20:1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记者 陈海波 通讯员 骆先文 吴立信岳阳市市委、市政府围绕“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贴近实际、贴近民众、贴近民心,以政务服务推动“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2014年在全省首创“一岗三责”,首推“四个层次、四种形式”的每月半小时工作讲评,率先实行10项联审联批制度,成为全省全面应用“湖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唯一试点市州。2015年创新“五严”服务标准,实行“五个到岗”,蝉联全省政务公开工作优秀单位。市政务中心不仅获评“省级文明窗口单位”,而且,2016年在全国创新“四通”政务服务模式,被17家国家、省、市主流媒体推介,北京、安徽等多地政务中心专程来岳阳现场学习交流。
 

湖南省政府办公厅领导现场调研

  明朗的窗口 暖民的心灵

  市政务中心既是市委、市政府的形象窗口,又是基层百姓的办事窗口,更是为民服务的实事窗口。中心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从优化平台、简化审批、强化基础三个方面,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市委书记实地调研政务服务工作,带领市直主要负责人身临其境、现场办公;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政务服务工作,讨论解决具体问题。创新推行“一家网站发布、一条热线总揽、一个窗口对外”的政务服务模式。政府统一信息发布平台,整合市直部门网站,在全国两次政府网站普查中,岳阳市政府网站合格率均达100%。以公众热线为总揽,整合部门专线,连续第四年获评“全国优秀热线”。以审批“两集中”、收费“一票制”为抓手,整合部门职能,加快政务中心功能升级,48个市直部门181项许可、服务事项,203名工作人员进驻市政务中心集中办公。

  简约的流程 “清爽”的审批

  强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压减行政许可事项196项,精简51%,率先在全省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依托“两区一县”行政体制改革试点,推动简政放权,授权或委托经济技术开发区48项、城陵矶新港区41项行政审批权限;在省政府开展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中,商榷赋予试点县平江406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同时,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砍掉各类繁琐手续和无谓证明,删减审批环节41个,减少前置审批36个,项目审批从7个环节压缩为2个,实现了“清爽”审批。

  在全面压缩财政预算支出的背景下,增加市政务中心预算经费,新增科室1个,增加机关编制5名。计划在中心城区市区两级联合新建的、占地50亩的政务服务办公场所,正在有序推进,将彻底解决市中心城区政务中心服务场地狭窄的问题。统一规范了全市各县市区政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名称、职级与职能。近三年来,启动新建政务中心3个、改造2个、新成立区中心3个。改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36个,新增与规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1206个,标准化率达到了97.3%,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

  中心克服机关人少、事多的困难,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管理、考评作用,坚持以制度为纲、效率为先、服务为本,带领各窗口及各县市区中心政务服务人员,开拓进取,三个“在前”,形成了一支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政务服务团队。

  认真开展“五严、五到岗”政务服务(即严肃纪律、严格要求、严实作风、严明规则、严谨言行,工作目标明确到岗、任务落实到岗、责任细化到岗、制度健全到岗、要求规范到岗),坚持做到依法用权“不任性”、政务服务“守底线”,实现了敢于担当“重落实”、服务群众“零距离”。

  政务服务严格坚持“五个不让”的服务标准(即不让工作事项延误、不让办事差错发生、不让政府形象受损、不让不良行为出现、不让办事群众受冷遇),推行行政审批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办件回访制“四制”管理,所有窗口统一印制《一次性告知书》,所有承办件一律实行“书面清单”告知,确保服务对象一次性知晓审批流程、一次性提交申报资料、一次性办结申请事项。推行窗口首席代表领班、审批办主任带班、工作人员坐班“三班制”,实行一窗受理、直接签批、限时办结,确保办事群众不滞留、受理事项不积压、办件发证不延期。

  窗口管理在全省首创政务服务“一岗三责”,将窗口工作责任落实到进驻单位岗位职责上、政务中心监管职责上、行政效能监察职责上。对行政审批事项,率先制定了10项联审制度在县市区统一实施,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服务。对窗口工作,建立并严格实施了“四个层次、四种形式”的每月半小时工作讲评,形成了纪检监察、民主监督、问责监控、舆论监评“四位一体”的讲评制度。

  四通的模式 满意的答卷

  岳阳市政务服务工作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推进集中审批、联合审批、高效审批,促进行政效率、落实到位率、群众满意率“三提升”。

  一是联合高效办。商事登记实行“五证合一”,已列入全省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州。投资项目立项招标“三步合一”,建设项目评估评审“多评合一”,实施一张图纸规划、一张表格审批。建立招商项目领导批办、牵头主办、窗口联办、全程代办一条龙服务机制。重点推进了市8大重点项目集中审批代办服务,实行“一周一核查、两周一汇总、一月一调度”,已组织协调会办4次,开展全程帮办6次,牵头窗口联办2次,协调解决具体问题31个。

  二是委托上门办。在市、县各中心窗口开展规范服务、公开服务、文明服务、满意服务和事项进驻率、授权执行率、办件提速率、联办到位率、提前办结率竞赛活动。在全省率先实行“社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试点,20个部门85项公共服务委托社区办理,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全市2016年680万件审批,期内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51.6%,群众满意率达100%,共收到办事群众送来的锦旗、感谢信229件次。

  三是全程网上办。积极推进“四通”政务服务(即业务融通,审批全流程优化;平台直通,体系全区域覆盖;数据互通,节点全过程监管;体制贯通,服务全方位提质)。认真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努力推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先后完成了“五证合一”商事登记、“营改增”税务登记、不动产统一登记等重点改革。全市应用“湖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登录办件627万件,成为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