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基层青年既要“无处不在”,也要“实实在在”
时间 :   2025-08-29 17:4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刘香羽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已经擘画,复兴征程需要先锋力量,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青年干部唯有将“无处不在”的广度与“实实在在”的深度紧密结合——既要“身入”基层,感知民情于细微处,更要“心到”基层,于实干中破解难题,筑牢根基、增长才干,在广阔天地中锤炼公仆本色,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答卷。


“无处不在”是前提,重在身入心至、感知脉动。“无处不在”要求青年干部主动走出机关“舒适区”,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巷社区、百姓家中,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耳朵倾听民意,真正做到“身入”基层。这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态度的彰显,要避免“走马观花”式的“打卡调研”和“遥控指挥”式的官僚做派,警惕“身子沉下去、心却浮上来”的形式主义。“无处不在”,贵在用心用情,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唠“板凳嗑”、听“心里话”,感知“指尖上”的办事堵点,精准把握社会发展的真实脉动与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只有广泛深入地“无处不在”,才能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与情感根基。


“实实在在”是根本,贵在实干担当、破解难题。“实实在在”是检验“无处不在”成效的唯一标尺,是青年干部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基石。它要求青年干部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争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不搞花拳绣腿的“虚功”,追求群众认可的“实绩”。要将“无处不在”中发现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尽责的任务清单,聚焦民生关切问题,从化解一桩邻里纠纷、圆梦一个“微心愿”、解决一个“急难愁盼”的具体小事做起。投身基层乡村振兴的火热一线,敢于在矛盾冲突面前迎难而上,在危机挑战面前挺身而出,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韧劲啃下“硬骨头”。更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做事”不“作秀”,“造福”不“造势”,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难题、求实效、利长远上,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知行合一”是关键,成在作风严实、情怀深厚。“无处不在”与“实实在在”绝非割裂,而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青年干部要深刻把握其辩证统一关系,将“实实在在”的为民情怀融入血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无处不在”的躬身实践,兑现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与发展实绩。这需要锤炼严实作风,永葆朴素情怀,勤俭节约、严于律己,自觉抵制浮华奢靡,在艰苦朴素,接续奋斗中磨砺品格,更需要怀揣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视群众为亲人,忧其所忧、急其所急,让每一项政策、每一次服务都饱含温度,以真情实感赢得群众的真心认同与坚定支持。


青年干部当以“无处不在”的为民初心丈量大地,用“实实在在”的奋斗姿态砥砺深耕。唯有真正将根深扎于基层沃土,以泥土味沉淀公仆情怀,以汗水味浇灌实干之花,在“身入”中做到“心至”“情到”,在“实在”中彰显担当作为,方能不负伟大时代,不负人民重托,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留下坚实足迹、谱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青春华章。(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太平街道:刘香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