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洪灾中的坚守与担当 ——记从江县政协委员、从江县胜达活性炭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昌勇
时间 :   2025-08-27 19:0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龙珍霓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5年6月,贵州都柳江榕江、从江段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洪灾。持续的暴雨和上游汹涌的洪峰,让平静的都柳江瞬间失控,变成了一头咆哮的猛兽。浑浊的洪水裹挟着断裂的树干、破碎的房梁,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从江县城。下江镇作为洪水肆虐的前沿阵地,沿江街道和村寨多处被淹没,沦为一片汪洋。房屋在洪流的冲击下摇摇欲坠,通讯中断,道路被阻断,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从江县政协委员、从江县胜达活性炭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昌勇。面对汹涌的洪水,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以多重身份冲锋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用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为受灾群众点亮了恢复家园的希望。


夜战国道,抢通生命通道

6月24日清晨,位于从江县下江镇腊俄村的盛达活性炭有限公司遭遇了山体滑坡。后坡山体发出令人胆战心惊的轰鸣,随后大量的泥土和石块如汹涌的潮水般倾泻而下,瞬间淹没了厂房,库房也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塌方。幸运的是,工人提前放假,没有人员伤亡。望着厂区的满目疮痍,吴昌勇的内心既悲痛又无奈。但他更担忧的是位于低洼处的下江社区、下江村等地的群众安危。作为本地人,更是下江社区的荣誉村长,他迫切地想要赶回去看看,可洪水阻断了321国道,他被困在了厂区。

吴昌勇(右一)参与协调灾后物资捐赠.jpg

直到当晚,洪水渐渐退去,吴昌勇立即召集厂里的工人,决定动用厂内仅存的2台铲车,去抢通321国道从江县至下江镇腊俄村平本路段。“这条路是救灾的生命线,早一分钟打通,受灾的乡亲们就能早一分钟得到救助!”吴昌勇眼神坚定地对工友们说道。此时的国道,淤泥堆积深厚,最深处没过了成年人的膝盖,大大小小的石块横七竖八地躺在路上,严重阻碍着通行。


在黑暗中,铲车的灯光虽明亮却也只能照亮眼前一小片区域。吴昌勇站在铲车旁,一边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操作,一边警惕地观察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抢通进度的隐患。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对于吴昌勇和工友们来说,仿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世纪。终于,在25日凌晨1点多,那条被淤泥杂物阻断的通道,在他们的努力下重新畅通。看着一辆辆应急、救援车辆陆续通过,吴昌勇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


连续鏖战,清淤护家园

25日早上,熹微的晨雾还未完全消散,吴昌勇就已经在厂区吹响了集结号。“集合!今天一定要让镇子喘口气!”他沙哑的嗓音在寂静的厂区格外清晰。随后,他带领着厂里的12名员工和2台铲车匆匆赶到镇区,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抢险救灾的战场。


在淤泥阻塞的许家桥社区路段,厚重的淤泥像黏稠的胶水,死死地“咬”住铲车的轮胎。吴昌勇站在齐膝深的泥浆里,一边挥舞着沾满污泥的手臂指挥铲车施工,一边思考如何更好更快地完成道路抢通。看到道路行人、车辆拥堵,影响施工安全,他立即向下江镇领导汇报,协调交警维持秩序。同时,他组织其他工人用铁锨清理铲斗边缘堆积的淤泥,大家齐心协力,汗水和泥水混在一起,顺着下巴不停地滴落,却没有一个人顾得上擦。


清理完许家桥社区路段后,吴昌勇又带队转战到淤泥杂物堆积的下江社区螺丝桥路段,接着是狼藉一片的十字街路段,最后来到污浊不堪的农贸市场。他们始终奋战在最需要的地方,争分夺秒,机械地重复着搬运、清理的动作。长时间的劳作让他们的手臂酸痛到几乎抬不起来,但没有人停下手中的活。“快一点,再快一点!”这句话成了他们彼此鼓励的口号。


吴昌勇既是调度员,又是战斗员,穿梭在各个作业点。他沟通协调清淤方案,指导机械精准作业,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进度的细节;细心安排工人辅助,时刻关注着大家的身体状况;耐心安抚受灾群众,用坚定的眼神和简单的话语给老乡们带来希望。最累的时候,他从白天一直干到凌晨2点多,喉咙沙哑得只能靠手势指挥,但目光依旧坚定,从未想过放弃。

吴昌勇活性炭厂库房受灾图片.jpg

为公忘私,大爱显格局

从6月25日至27日,整整三天,吴昌勇和他的队伍始终奋战在抢险救灾的最前沿,而他耗尽心血经营的活性炭厂此时还大面积掩埋在冰冷的黄泥之下。当人们的生活秩序逐渐恢复,吴昌勇才将目光转向自己那片满目疮痍的厂区。后坡大面积塌方,泥土覆盖面积超过400平方米,库房下沉倒塌,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预计超300万元。可即便如此,直至7月1日,他才着手清理厂区内预计高达8000立方米的淤泥。这看似“迟缓”的自救行动,实则是他心系乡亲,希望公共救援力量能优先帮助更多受灾群众的大爱之举。


作为县个体私营协会会长,吴昌勇迅速行动,参与协调协会捐赠500箱矿泉水,为受灾群众送去了生命之水;作为县拥军协会副会长,他毫不犹豫地个人解囊,捐款1000元支援救灾工作。在灾难面前,他毅然放下企业的巨大利益,用实际行动扛起了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吴昌勇的担当并非偶然,它早已深深融入吴昌勇的血脉之中。2022年,他荣获州县两级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在他的公司里,50名员工中有42人是本地群众,他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为他们点亮了生活的希望。厂房可以被掩埋,财富可以被冲毁,但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一位政协委员的担当、一名企业家兼名誉村长的赤子之心,却在滔天浊浪中愈发闪耀,如都柳江畔不灭的灯塔。


吴昌勇用沾满泥泞的双手、昼夜奔忙的身影和倾囊相助的义举,在洪流肆虐中树起了一面不倒的精神旗帜。它昭示着:洪水能摧毁房屋,却永远冲不垮从江人民守望相助的脊梁!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会有更多像吴昌勇这样的人,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江县政协办公室:龙珍霓、石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