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抖音上掀起了一阵别样的直播热潮,各种看似简单甚至有些“无厘头”的直播内容——推倒多米诺砖块、点燃鞭炮爆竹、击倒纸杯、刺穿玻璃珠袋子等,却意外收获了超高人气,直播间观看人数动辄数十万,礼物打赏不断。这种现象看似荒诞,却引发了我们对当下网络直播生态和基层工作的深入思考。作为一名乡镇党建工作人员,我也不禁联想到这些直播爆火背后,能为我们的工作,尤其是助农直播带货、推介家乡农特产品带来怎样的启示。
这些看似毫无技术含量的直播为何能爆火?其实,它们抓住了大众在快节奏生活中追求简单快乐、解压放松的心理。在繁忙的日常里,人们渴望在短暂的闲暇时光找到一种无需思考、纯粹娱乐的方式,这些直播内容简单直接,能迅速给观众带来视觉刺激和心理满足,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忘却烦恼。
从基层工作角度来看,这和我们开展助农直播带货、推介家乡农特产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优质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但以往一些传统的宣传方式往往过于生硬、单调,难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就像那些成功爆火的直播一样,我们在开展助农直播时,也需要思考如何抓住观众的“眼球”,用更有趣、更接地气的方式展示农产品的特色和优势。
一方面,在直播内容上,我们可以挖掘农产品背后的故事。比如,讲述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过程,从播种、养护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农民的心血,这些真实的故事能让消费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农产品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加对产品的认同感和购买欲。还可以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介绍农产品生长的自然环境、当地独特的种植养殖传统,让观众在了解产品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家乡的魅力,增加对家乡的向往和喜爱。
另一方面,直播形式也可以更加多样化、趣味化。可以邀请农民亲自上阵,用质朴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产品,他们的真诚和朴实往往能打动观众。也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如抽奖、问答、限时优惠等,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当然,在追求流量和关注度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这是直播带货的根本,如果产品质量不过关,即使一时吸引了大量流量,也难以长久留住消费者,甚至会损害家乡农特产品的品牌形象。所以,我们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从源头抓起,确保每一个推向市场的产品都符合标准。同时,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消费者的问题和反馈,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如果能够利用好网络直播这个平台,能够借助互联网东风将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助力乡村振兴,让流量真正转化为推动家乡发展的动力。(通讯员:黄宁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