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乳汁与热血:80年后再读沂蒙红嫂,读懂人民江山的根基
时间 :   2025-08-18 18:3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姜雯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八十年时光流转,足以让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却无法冲淡一个民族对苦难与辉煌的集体记忆。 当我们回望那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浴血抗争,在沂蒙山那片被热血浸染的土地上,有一群普通女性的身影,如同不朽的丰碑,矗立在历史的深处,她们的名字叫“红嫂”。 其中,一位名叫明德英的聋哑农妇,在1941年那个寒风刺骨的冬日,做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她解开衣襟,用自己温热的乳汁,一滴一滴,滴入一位失血过多、濒临死亡的八路军小战士干裂的口中... 这“乳汁”,是生命对生命的馈赠,是人民对子弟兵超越血缘的深情;它与战士们为保卫家园抛洒的“热血”,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交融成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沂蒙红嫂的故事,正是要透过这“乳汁与热血”交融的壮丽篇章,去探寻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江山”的根基,究竟深植于何处?


一、血肉铸就的根基:个体生命的礼赞与象征

凛冽的北风卷着硝烟,扫过1941年寒冬的沂蒙山坳。日寇“扫荡”的铁蹄声仿佛就在耳畔,空气中充斥着焦土与血腥。一处隐蔽的草垛旁,八路军小战士庄新民倒卧在地,褴褛的军装浸透了暗红的鲜血,面色惨白如纸的他已经气息微弱,失血过多已将他推向死亡的边缘,冬日的严寒贪婪地吞噬着他的最后一丝体温。四周死寂,唯有风声呜咽,仿佛在传递着危机的信号。就在此时,一个身影悄然靠近。她是明德英,当地再普通不过的一位聋哑农妇,她身上破旧不堪的棉袄已经难以抵御寒风,粗糙的双手满是劳作的印记,脸上的皱纹刻着岁月与困苦的痕迹,她听不见战士痛苦的呻吟,做不到大声呼救,可是她的眼睛,虽饱经风霜,却清晰地映照出人民子弟兵生命垂危的惨状与周遭步步紧逼的险恶。


于是,在追兵可能随时出现的极度危险中,在缺医少药的绝境下,没有片刻的犹豫,也没有言语的交流,这位沉默的母亲做出了一个源自生命本能的惊世之举——她毅然解开衣襟,俯下身,将自己温热的乳汁,一滴、一滴,挤进庄新民那干裂冰冷的嘴唇里。 滚烫的乳汁,如同黑暗中骤然点亮的心灯,穿透刺骨严寒与沉沉死气,为一个濒死的战士,也为一个民族的希望,注入了生的力量。


这不是简单的救助,而是一位母亲对所有子弟兵本能的、超越言语的拯救,是人民将最私密、最珍贵的生命养分献给保卫者,所以千千万万战士的热血也正是为保护像明德英这样的千千万万母亲和百姓而流。“乳汁滋养热血,热血守护乳汁”——这是“人民江山”最原始、最坚固的生命纽带。这滴乳汁,是沂蒙红嫂精神的浓缩,是“人民江山”最滚烫、最无私的滋养源,它无声地宣告:人民的哺育,是革命战士热血奋战、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是红色政权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生命之根。


二、众志成城的脊梁:人民力量铸就的胜利丰碑

如果说明德英的“乳汁”是生命个体的无私滋养,那么沂蒙红嫂以血肉之躯筑起的“火线桥”,则是人民伟力最磅礴的誓言。


1947年初春,孟良崮战役的枪声撕裂长空。为了阻止敌人溃逃,华东野战军一路追击敌人来到了汶河岸边,可是此时的河水湍急冰冷,水深及腰,却找不到任何专业的架桥器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32名沂蒙红嫂站了出来,伴着李桂芳的一声呼喊,众人扛起自家的门板,冲向了寒流。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丝退缩,她们咬紧牙关,脱下棉裤,毅然跳入齐腰深的冰河。她们瘦弱的肩膀在激流中颤抖,冰冷的河水让嘴唇止不住地寒颤,可即便如此,他们却如钢钉般死死扛起门板。“快!踩着我们过!”她们咬牙呼喊,战士们含泪踏过这道特殊的“桥”——这道由32副柔弱却坚不可摧的女性脊梁,在刺骨河水中托起的胜利通道!这不是普通的桥,而是“人民江山”的脊梁,它用最原始的方式无声宣告:无论路途多么艰险,党的军队脚下,永远都会有人民以血肉铺就的通途!


万千红嫂用“倾家荡产式”的托举支撑了这脊梁:新媳妇拆了红嫁衣为战士缝补军装;老母亲哪怕自己啃着树皮草根,也要献出仅存的口粮;无数的母亲含泪将儿子、丈夫推向枪林弹雨,转身扛起了全村的生产支援前线……“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送战场!”这不是空喊的口号,而是无数沂蒙红嫂用血泪践行的誓言!她们献出的何止是粮与布,那是她们传家的骨血与生命,因为她们始终坚信没有战士的“热血”冲锋,就不会有家园的安好,没有人民的“断腕”支撑,就没有华夏江山的稳固!这倾尽所有的奉献,如星火燎原一般将敌人焚毁,它铸就了胜利的丰碑,更夯实了“人民江山”最深广、最炽热的根基!


三、水乳交融的密码:沂蒙精神照亮“人民江山”真谛

明德英的乳汁,是生命对生命的赤诚哺育;汶河上的火线桥,是血肉对江山的无畏托举;千万红嫂“倾家荡产”的奉献,是民心对信仰的生死相许。这些壮举的底色,正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何谓“水乳交融”?是党将人民举过头顶,人民把党放在心间的浑然一体,是党的军队为保护百姓流血牺牲,人民为养育战士倾尽所有;党的理想照亮人民前路,人民的信任铸就党的根基,如同乳汁溶于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何谓“生死与共”?是命运同担、存亡与共的誓言,沂蒙红嫂以身为桥,是用性命置换战场的每分每秒,万千母亲送儿上战场,是将家族命脉系于民族存亡,


门板下的肩膀与战火中的冲锋,早已结成生死同舟的共同体!这正是“人民江山”的永恒密码!


八十年前,当山河破碎、国将不国,是“水乳交融”的信任,让百姓坚信:唯有跟党走,才有生路!是“生死与共”的担当,让党向人民立誓:不解放劳苦大众,决不罢休!乳汁与热血交融,肩膀与枪杆相依——在沂蒙红嫂的故事里,我们终于读懂:“人民江山”的根基,深植于党与人民血脉相连的信仰沃土,夯实于“万众一心”的民心长城之上!


八十年时光奔涌,沂蒙山早已硝烟散尽,但红嫂的故事仍如星辰闪耀,那滴乳汁的温度,至今滚烫在党的血脉里,那道血肉之桥的脊梁,依然支撑着华夏的苍穹!重读她们,我们终于读懂了“江山”二字,从来不是冰冷的疆土,而是千万双托举的手、千万颗滚烫的心筑起的信仰丰碑!守护这江山,广大党员干部便要永葆“水乳交融”的赤子之心,以“乳汁”般的初心滋养民心,以“热血”般的担当砥砺奋进,让“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之火,永远照亮“人民江山”万代长青的征程!(临沂市河东区八湖镇: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