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助农,别演了
时间 :   2025-08-11 19:0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午后的村院里,老李翻着刚收的稻谷,叹道:“拍得热闹,价翻几倍,我一分没见。”中央多次强调,要用真招实策助农增收。然而,近日,央视网曝光,一些“助农”直播造假人设、假冒身份,团队操控卖货,与农业毫无关系。这类表演式助农,虚耗了社会信任,也让农民利益受损。助农要走得长远,必须回归品质与渠道,让农产品赢得市场,让农民靠本事稳定增收。


真正的助农,应脚上有泥、心中有数。镇上的主播小张,曾跟着农户走进地里直播,现场讲种植和采收。但有些直播只顾摆拍“苦情戏”,把农民的辛苦变成噱头,把乡村的真实当作道具。这不仅误导消费者,也磨掉了社会对“助农”的信任。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巡查监管,及时叫停假冒助农;党员干部要深入田间,帮农户找对路子;农民朋友也要擦亮眼睛,别让自家农货成了别人的剧本。


长效的助农,需要质量、渠道、价值三位一体。南江县的一个合作社,直播间里摆满分级后的苹果,农户轮流上镜介绍自家果园;四川多地探索“一村六员一主播”,让技术员、主播、品牌运营员拧成一股绳,把人留在乡村,把产业链延伸到市场端;还有地方用“党组织+电商助农+村集体经济”模式,组建本土直播团队,建立收购标准,打通线上线下渠道,让优质农货卖上好价。政府要在冷链、分拣、加工等基础设施上舍得投入;党员干部带头推广本地优质农货;农民朋友要在提品质、树品牌上多下功夫。


规矩得立,培训要跟上。助农直播不是谁想开就开,虚假宣传、夸大包装、高价低质都该有红线管着,产品要对得起宣传,服务要配得上承诺。培训也要教真本事——怎么拍、怎么说、怎么分析市场、怎么留住回头客。相关部门可牵头办班,党员干部动员年轻人去学,农民朋友主动学新技能、拓宽销售路,让一阵子的热闹变成长久的生意。


助农还得有品牌意识。蒲江县设立“川货直播日”、建起区域品牌馆、常年开设特色农产品专区,让本地好货常亮相。数字化手段也能帮忙——看数据、找需求、接订单,让助农从“一单生意”变成“常年合作”,从救急应变变成长期增收。政府牵头搭平台,部门提供市场信息,党员干部助力打响知名度,农民朋友稳住产品质量,大家一起把品牌养起来。


助农不是作秀,而是久久为功的产业工程。它关乎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和市场信任。要靠品质立身、品牌支撑、渠道畅通,让真农货走得远、卖得好。愿未来助农路上,人人讲真、事事务实,让田间的收成化作农户手中的踏实收益。(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