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一场夜市,摆出招才新门道
时间 :   2025-08-07 16:2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夜幕降临,街市渐热,永春县一处熟悉的夜市角落,这天多了几分不同。霓虹灯下,不是卖小吃,也不是推特产,而是铺开一张张岗位清单,架起一块块招聘展牌。26家企业,107个岗位,吸引了1500多人前来咨询,洽谈之声此起彼伏。人群里,有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也有换工转岗的老手。一场“摆摊式”的招聘会,办得有模有样,也办到了心坎上。


把招工放进夜市,是个“动脑筋”的点子。白天高温,人少摊空;晚上凉快,人来摊旺。企业在摊上设点,群众逛着就能投简历,不拘形式、不限身份,聊得顺,就坐下来谈;谈得妥,第二天就能上班。没了会场那一身拘谨,多了点市井的亲和,招聘与求职,反倒更顺畅了。


夜市虽小,动的却是心思。政府部门没有当“甩手掌柜”,而是卷起袖子一起“摆摊”。政策宣传、补贴讲解、创业咨询,一个窗口不落,一个问题不推。有人问:“这生活补贴怎么领?”工作人员笑着递上材料:“你符合条件,我们一块把手续捋捋。”夜风轻轻吹过摊头,但这些话,暖在了人心里。


夜市也好,摊位也罢,说到底,是干部的脚步迈得近了,是服务的手伸得更实了。与其在办公室等人上门,不如下到街头听人说话。组织部门就要沉得下去、贴得上来,找准群众想什么、企业缺什么,然后再搭把手、添把火。夜里有人出来走走,那咱们就晚上来办事。


永春的这场“招聘夜市”,没有大动作,也没有重包装,但胜在真、在实、在巧。真,是实打实的岗位;实,是一对一的解答;巧,是把热闹地变成了招人地。与其追求“高大上”,不如多些“接地气”,招来人、留住人,靠的就是这点人情味。


眼下,全省正推动人才“双增”,用工稳岗、引才聚才成了“硬任务”。但任务不等于文案,关键看行动,关键在落地。多学学永春这类接地气的做法,把摊设到人群中,把话说到心窝里,才是真正的“组织味”。


人才从来不是喊来的,是一点一滴靠服务赢来的。灯光下,摊位不大,但一笔一画写着民心,一言一语拉近距离。这样的夜市,多来几场也不嫌多。(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