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十团社保服务大厅迎来新成员。为帮助新同事快速融入集体、掌握业务技能,社保所精心启动“师带徒”培养计划,以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为引路人,手把手带领新人迈出坚实的第一步,为提升服务效能注入崭新活力。
导师领航,精准赋能: 面对社保政策性强、业务系统操作要求高等特点,十团社保所充分发挥“传帮带”优良传统。所内迅速为新同事匹配资深导师——熟悉各项社保经办规程的业务骨干团队,量身定制学习路径。导师团队从最基础的政策法规解读、业务系统操作、档案管理规范入手,通过“面对面讲、手把手教、肩并肩练” 的沉浸式带教,确保新同事对每一项流程、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心。
循序渐进,实战锤炼: 培养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导师们遵循“循序渐进、学用结合”原则,带领新同事张佳宁从观摩学习开始,逐步过渡到在导师指导下处理简单业务,再到独立承担部分常规工作环节。遇到疑难案例,导师现场拆解分析,将抽象的条文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方法,帮助新人快速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这种“扶上马,送一程” 的方式,极大缩短了新人的适应期,使其在严谨而温暖的环境中迅速积累实战经验。
薪火相承,共促提升:“师带徒”不仅是技能的传递,更是社保服务精神的传承。导师在传授业务“硬本领”的同时,也以身作则诠释着“耐心、细致、尽责” 的服务理念。新同事张佳宁表示:“导师毫无保留的指导和同事们热情的帮助,让我很快消除了初来乍到的紧张感。现在我对独立上岗服务群众越来越有信心了!”导师满云霞也深感欣慰:“看到新人快速成长,能分担工作压力、服务更多参保群众,这正是‘师带徒’意义所在。期待他们早日成为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
十团社保所持续深化“师带徒”培养机制,是夯实人才梯队建设、保障社保服务优质高效的关键举措。这一薪火相传的过程,不仅加速了新血液的融入与成长,更激发了整个团队互学共进、追求卓越的活力。下一步,十团社保所将继续发扬“传帮带”精神,让社保服务的接力棒代代相传,为守护一师参保群众的切身权益提供更坚实、更专业的人才支撑。(十团社保所: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