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我和人民子弟兵的故事
时间 :   2025-07-31 21:2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徐新枢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回望那段与人民子弟兵并肩战斗、同甘共苦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那是1970年初,瑞昌下巢湖三线建设工地热火朝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如潮水般涌入这个偏僻的山沟湖畔,正式拉开了“二一四工程”建设会战的序幕。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与一支工程兵部队共同奋战在地下洞库的建设工地上。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地下洞库施工全靠人力作业,洞库深处只有钢钎铁锤的叮当、汗水滴落的声响,以及肩扛手抬的身影。就是在这样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这群年轻的军人,用他们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书写着“最可爱的人”的生动注脚,深深感染了每一个建设者,也赢得了全社会的由衷敬意。朝夕相处的一年多时光,他们的赤诚之心与忘我奉献精神,在我生命中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一是具备不怕牺牲的精神。地下洞库施工,处处险象环生。作为一名军人,他们早已将“不怕牺牲”刻进骨髓。至今难以忘怀那个深夜:工作面突发塌方,碎石泥土倾泻而下!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入伍仅三个多月的新兵,毫不犹豫地推开身边的战友,自己却被一块轰然坠落的巨石砸中……那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奉献的瞬间。他用最壮烈的行动,诠释了军人的担当。


二是发扬官兵一致的精神。每当任务吃紧,各级主官的身影必定出现在子弟兵的身边。混凝土浇注是场硬仗,时间紧、任务重,没有施工机械,全凭血肉之躯。每逢此刻,各级主官总是身先士卒,战斗在第一线。其中有一位年近花甲的团领导,经常出现在施工现场,与所有施工人员一道,手推砂石小车,肩挑混凝土,汗水浸透衣衫,与大家同吃一碗饭,同流一身汗。那沾满泥浆的背影,无声诉说着官兵同心的力量。


三是坚持无私奉献的精神。每一次进洞,这些年轻的战士总是冲在最危险、最苦、最累、最脏的地方。当完成一轮艰苦作业,他们拖着浑身泥水的疲惫身躯,蹒跚地走出幽深的洞口,脸上却常常带着完成任务的质朴笑容。那份坚韧与纯粹,每每让人眼眶发热,心底涌起无限的敬意。


感人的细节太多,难以尽述。至今还记得有一位排长,他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专挑最硬的骨头啃,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奋不顾身的身影。他不仅勇猛如虎,更有一颗温暖的心,待我们这些地方建设者如同自己连队的战士,工作上悉心指导,生活上关怀备至。那份深厚的军民情谊,如同洞库中凝结的混凝土,坚实无比,成为工程顺利推进的基石。然而,就在洞库胜利贯通、欢呼声响彻云霄的那一刻,他却默默地脱下军装,悄然踏上了复员返乡的路途。在我们共同的记忆里,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军礼背影,和一个深深的遗憾——我们只知道他姓傅,却永远无从知晓他完整的姓名……


岁月如歌,山河为证。他们的背影虽已远去,但那份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深情、对使命的担当,如同不灭的星光,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薪火相传,砥砺奋进!人民子弟兵,万岁!(通讯员:徐新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