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扎实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果断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当前防汛救灾已从“准备期”转入“实战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当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行动纲领,闻“汛”而上的脚步再急些,护民安民的责任再实些,在“七下八上”防汛大考中交出一份让群众安心的“红色答卷”。
思想防线得“先筑”,把“时时放心不下”刻进灵魂。防汛无小事,大意失荆州。比起暴雨倾盆时的手忙脚乱,提前织密预警网络才是守住群众的“第一道防线”。村头的大喇叭循环播放着“山区群众立即转移”的提示,社区的微信群弹出“地下车库易涝区域已封闭”的通知,乡镇干部拿着喇叭走街串巷敲开独居老人的门——这些看似琐碎的“提前动作”,正是防止“小流量”变“大灾难”的关键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摒弃“往年没涝今年没事”的侥幸心理,把“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刻进心里,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绷紧防汛抢险救灾这根弦。要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从查看卫星云图到走访地质灾害点,从检查水库水位到排查危旧房屋,把风险点摸得更细些,把预案做得更实些,真正做到“雨前心中有数、雨中应对有招”,有效防范应对旱涝急转带来的灾害风险。
职责使命要“硬扛”,让“处处彰显担当”成为依靠。在防汛抗灾这场严峻考验中,基层党组织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核心作用,广大共产党员更是冲锋在前的先锋力量。当洪水肆虐、险情频发之际,各级党组织迅速构筑起坚强战斗堡垒,科学调度、靠前指挥;无数党员同志主动请缨、逆行出征,用血肉之躯在惊涛骇浪中铸就钢铁长城。要始终保持守土尽责、冲锋在前的姿态,激活“战时应急机制”,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设置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在堤坝上插党旗、在安置点亮身份,让群众一眼就能看到“主心骨”在哪里,切实筑牢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防线。要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划分网格专区,重点对江河、水库堤坝、重要工程、险工险段、山洪灾害危险区等防洪重点区域加强巡查摸排,发现险情灾情第一时间报告并处置,及时转移涉险群众,用“关键时刻站得出”的行动,给群众吃下“定心丸”。
干群关系需“升温”,用“事事落实到位”温暖人心。防汛救灾,既要防住“洪水”,更要护好“民心”。受灾群众的米缸里有没有粮?安置点的被子够不够暖?孩子的上学路通不通?这些“小事”,都是检验初心的“大事”。党员志愿者主动当起“代购员”帮群众采购生活物资;社区工作者开设“临时课堂”保障孩子们在安置点也能上课;基层干部蹲在田埂上,帮农户统计农作物受损情况,对接农业保险理赔······这些温暖的举动,让“人民至上”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落在“一粥一饭”“一砖一瓦”里的实在关怀。灾后重建阶段,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扶上马送一程”,逐户排查受灾情况,解救被困群众,推动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饮水,有病能够及时医治,积极做好受灾地区群众安置救助和灾后重建工作,让群众在风雨过后,真正感受到“党旗在、希望就在”的底气。(山东烟台市福山区清洋街道办事处:刘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