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常修常炼,让理想信念之树常青
时间 :   2025-07-30 20:5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杨思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指引人生航向的灯塔。然而,这束光芒不会与生俱来、一劳永逸,它需要在岁月打磨中常修其心,在实践淬炼中常炼其志,方能在风雨考验中始终闪耀。


常修,在理论滋养中筑牢信仰根基。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清醒。翻开党史,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他们的信仰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滋养中不断深化。当下,一些人出现“信仰动摇”,根源往往是理论学习“走过场”——满足于浅尝辄止的阅读,缺乏刨根问底的钻研;止步于口号式的表态,没有入脑入心的体悟。常修理想信念,就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终身课题,像海绵吸水般汲取养分,在学懂弄通做实中明白“为什么信”“信什么”,让信仰之基更牢固、精神之钙更充足。


常炼,在实践磨砺中砥砺初心成色。理想信念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必须在风吹雨打中经受锤炼。从脱贫攻坚战场上“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青年科研人员,到抗疫一线“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逆行者,他们的信念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生长的力量。如果只把理想信念当“装饰品”,不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啃硬骨头”,不愿在基层一线“墩苗扎根”,信仰就会逐渐褪色。常炼理想信念,就要主动到实践中“磨棱角”“壮筋骨”,在为民服务中体会价值,在攻坚克难中检验初心,让信仰在实干中沉淀出更厚重的底色。


常省,在自我革命中清除思想尘埃。理想信念的失守,往往始于微小的松懈。有人认为“偶尔放松没关系”,却不知思想的“缺口”一旦打开,就可能被名利诱惑侵蚀。老一辈革命家始终保持“检身若不及”的自觉,周恩来总理的“十条家规”、习仲勋同志的“勤俭持家”,都是在日常自省中守护初心的生动写照。常修常炼,离不开“每日三省吾身”的自觉——看看是否在诱惑面前动摇过,是否在困难面前退缩过,是否在群众期盼面前懈怠过。唯有及时清除思想上的“灰尘”,才能让理想信念始终保持纯粹与坚定。(计划乡人民政府: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