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动态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检验基层治理效能直观的“试金石”,唯有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实现农村环境从“一时清”到“长久美”的质变。实践证明,党建引领正是破解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难题的根本路径。
一是组织统筹抓落实。农村环境治理涉及面广、利益复杂,缺乏统筹协调的“领头雁”极易陷入碎片化困境。党建引领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为治理工作锚定方向、凝聚合力,党员干部带头深学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口袋公园、生态廊道等绿色空间,既守住生态底线,又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从源头上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行为。
二是党员攻坚当先锋。“干部干、群众看”是农村环境整治中的常见困境,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党员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大会等阵地,用通俗语言讲解环保政策,结合“积分制”,让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当党员带头践行垃圾分类、使用清洁能源、发展生态农业时,群众自然紧随其后,形成“党建牵动、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联动”的生动格局。
三是机制落实强保障。环境治理非一日之功,唯有制度化保障才能实现久久为功。党建引领的优势,更在于通过健全机制将整治成果固化下来,让群众在参与中得实惠;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
当党组织成为定盘星,党员成为先锋队,机制成为保障网,农村环境就从“一时整洁”迈向“长久宜居”。这背后,是党建红与生态绿的交相辉映,是治理效能与民生福祉的同步提升,以党建为笔,以实干为墨,必能绘就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邓雄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