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人行道边打电话边行走时突然转身,与身后的男子相撞摔倒骨折。最终经法院调解,男子赔偿女子7万元。日前,青岛这样一起判例引发网友关注:行人走路,也要保持安全距离。(2025年5月8日爱济南客户端)
青岛某法院近日判决一个案子,一个大妈在人行道上打电话突然转身撞到同向而行的一男子,身体受到伤害,诉诸法院,法院调解判决男子赔偿7万元。此事件一经新闻媒体曝光,在当今社会,在广大百姓群体中立刻引起强大的反响,广大百姓纷纷觉得这样判决不公平,对男子来讲是无妄之灾,对于个人来讲,在公众场所也有了自危的感觉,认为案件判决更倾向于谁年龄大,谁更是弱势群体,法律判罚缺乏依据。
案件判决,普通百姓或许对涉及到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是不太懂,但是这一事件在未来很可能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正是这样才极为关注。人与人行走,也要保持安全距离,事实上这一主张在过去执法部门是没有提起过的,对于相关的法律条文来讲,也应该是空白,即便是有,广大百姓的知晓率也应该是极低,事件出现,广大百姓产生各种的议论也不是意外。特别要说的是,人与人之间要保持特定的安全距离,行走在特定的环境下是很难做到的,如节假日小长假,在全国的很多景区不都是人挨人,人挤人吗?人与人之间的不经意的剐蹭根本是不可能避免的。即便不是特殊日子,在公众场所举行一些活动时,人员聚集也不可能保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都在安全范围之内,很多事件出现都存在着偶然行为,难道偶然行为出现的意外伤害,是不是经执法部门判决,都要以受到伤害人的受害程度,或者是受到伤害人的年龄来定责任呢?如果是这样,这让行走在路上的行人,如何不是战战兢兢呢?
在这一事件中,广大百姓更为担心的是会不会因为这一案件会产生更加严重的社会现象呢?就是在出行的道路上,突然遇到某些老年人受到意外伤害,近距离的人更没有勇气上前帮扶了?会不会怕因为一个要保持安全距离让自己引火烧身呢?这一事件的出现,让广大百姓在内心上来讲更多了一些隐忧,毕竟每个人每天都在出行,连步行自认为很安全的方式,也会需要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这真是让人难以把握。
大妈突然转身打电话撞到男子获赔7万,很多人对事件出现的很揪心,觉得被罚男子冤枉,也觉得案件判决得不合理,既然是这样,这一事件亟待法律专业人士出面进行解读探讨,通过对这一事件的专业解读,让广大百姓对事件有更多的正确认识,消除广大百姓对执法部门存在的误会。也希望有责任心的法律专业人士及时通过网络平台对事件进行讲解宣传,如果法律方面真存在这样的规定,百姓通过法律人士的现身说法,在今后的出行过程中,会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如果说连法律人士在此事件中都存在着争议,有不同观点,也希望执法单位,对该案件重新审视,在结合相关法律条文的情况下,更注重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做出更为符合此类案件的判决,让事件的判决不仅仅能够符合法律法规,更符合广大百姓的认知。(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人民政府: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