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加强司法所建设,绘就法治英山靓丽底色
时间 :   2023-10-27 20:0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英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南麓,版图面积1449平方公里,辖1个经济开发区,3乡8镇,总人口40.8万人。近年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英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为统领,一体推进法治英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法治建设考核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基层司法所在在推进全县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锚定目标不放松,坚持一盘棋推进
2022年6月,湖北省司法厅出台了《湖北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要求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司法所政治建设、组织机构、队伍建设、职能定位、保障能力、基础设施等整体提升,达到规范化要求。
 
高位推动,领导重视谋对策。英山县司法局辖1个开发区、11个乡镇司法所,对照《方案》要求,基础设施、队伍建设等方面相对滞后,4个司法所办公用房为D级危房,3个为C级危房,队伍建设也没有达到上级要求。鉴于此,英山县坚持把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纳入全面依法治县总体布局中谋划,精心统筹安排,奋力推进。县委书记、县长高度重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多次召开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研究解决司法所规范化建设问题,形成专题会议纪要。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多次深入乡镇对基层司法所现状进行调研,并就办公用房选址、调剂等进行统筹协调。分管副县长多次督办、现场指导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并提出“一所一品”合理化建议。
 
统筹协调,部门支持提效率。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得到当地乡镇及县直部门大力支持,多个乡镇政府主动提供场地或闲置房产,县直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协助办理立项、危房鉴定、房屋过户等手续。
 
主动出击,千方百计谋发展。按照《方案》要求,英山县司法局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整体谋划、分步实施、统一推进的总体规划,一方面争取县级领导重视,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省、市领导支持,按照新建一批、改建一批、调剂一批、置换一批的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不断向前迈进。
 
二、紧盯任务强举措,围绕一张图作战
英山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聚焦瓶颈和难点问题,以省司法厅《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为施工图,明确目标,抓住关键,创新方法,强化措施,努力把“施工图”变为“实景画”。
 
夯基础稳落实,加速硬件提档。一是明确目标。制定英山县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规划,计划2023年度新建或改扩建4个司法所,2024年度新建或改扩建3个司法所,实现三年之内全县司法所旧貌换新颜。二是落实保障。在英山县司法局县级财政预算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向省司法厅、财政厅争取项目支持,同时争取增加县级财政支持。三是加速推进。截止目前,已完成1个司法所改建任务,3个司法所正在建设当中,年终即可投入使用,3个司法所正在选址,即将投入建设。
 
提能力强素质,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打造专业队伍。加大法律专业人才引进,将新招录人员往基层司法所队伍倾斜。今年以来全县司法所共招录7名事业人员,安置2名退役士兵。建立局机关和司法所干部双向交流任职机制,选派3名机关年轻业务骨干到司法所任职。二是引入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年初,聘用了6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协助司法所日常工作。同时加强与村、社区合作,成立普法、社区矫正等志愿服务队伍,铺好基层普法和公共法律“服务网”。三是提升干部素质。搭建青年读书班、法律图书室、案件评审会等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培训,补齐业务工作短板。鼓励干部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先后已有10人顺利通过。
 
树品牌创特色,加大维稳力度。一是擦亮人民调解“新名片”。近年来,英山县首创的集“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法规宣传、人民调解员培训”为一体的“三合一”人民调解新模式工作经验在《法治日报》《湖北日报》等多家省级媒体刊载,被誉为“枫桥经验”英山升级版。今年,通过“三合一”调解矛盾纠纷280件,调解成功达到98%以上。二是拉紧特殊人群“高压线”。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社区矫正委员会,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组织、政法委牵头、司法行政部门主导、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完善社矫监管网络,将信息化手段渗透到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全过程,配齐“指纹+面部”识别系统、二代身份证读取器等设备,打造“智慧矫正”新格局。三是打造普法宣传“主阵地”。将法治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目前全县11个乡镇、建立了300多个百姓法治文化广场,已变为全县人民学法、讲法的主战场。创新开展以黄梅戏、三句半、微动漫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形式。
 
三、创新机制促发展,实行一体化推动
英山县司法局高度重视司法所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司法所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司法所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拧成一股绳。由局人促股总牵头,各业务股室配合,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行领导班子联系基层司法所制度,每名党组成员分别联系2-3个司法所,每月至少到联系司法所指导工作2次,及时了解工作完成情况。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激活一潭水。制订基层司法所年度工作任务明细,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主要任务完成情况一周一通报,同时加强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提拔晋级的重要依据。
 
实行末位问责制度,用好一把尺。以末位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对累计3次通报名次靠后的司法所长由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被3次约谈的司法所长调离岗位,年度考核评为不称职等次。(英山县司法局: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