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诗”,旅游是“远方”,乡村是诗与远方的载体,农文旅融合,意味着文化将更好地走向“远方”,旅游也将变得更富有“诗”意。
然而,农文旅融合并不止字面意思这么简单,它是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产业融合的新手段。近年来,邦东乡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茶产业,培育生态旅游、乡村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融合产业,开发生态、非遗、茶文化,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探索出“三种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业,解决“三农”问题。
茶之旅,凸显特色化
——立足本土,魅力独具
“名茶增产数邦东,优良风候四时同。饮过一杯深记忆,健身解渴显神功。”邦东驯化的大叶茶被列为全国大叶良种茶之一,云南风物志丛书《临沧风物志》将邦东茶列为名茶记载,并有诗咏“邦东茶”。1987年12月,邦东黑大叶茶种被云南省标准计量局批准为云南省地方茶树良种。
“周末来澜沧江边吹吹风,品品昔归,才感觉真正放松下来,有时候遇到非遗传承人制作团茶,茶香沁人心脾,五脏六腑无一处不熨帖。”在临沧市工作的张先生是昔归的常客。在昔归,除了观澜沧江百里长湖,参观忙麓山古茶园之外,他最喜欢的是在昔归茶博馆体验昔归团茶制作。昔归茶以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回甘生津名扬天下,昔归团茶制作工艺更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昔归茶”知名度越来越高,很多游客慕名到昔归登茶山、品茶汤、观云海、赏沧江,感受临沧独特的自然风情和古韵茶香,昔归正逐步成为外地游客到临沧的必游之地,更是临沧人周末及小长假度假的不二之选。邦东乡抓住“一带一片”发展机遇,适时规划茶旅路线,通过打造昔归品牌,把游客吸引进来,再通过美景、香茗、服务把游客留下来。
邦东乡海拔跨度两千多米,从750米的昔归到3429米的邦东大雪山,一山四季的奇妙尽显其中。而不同海拔间的山、水、阳光、雾气的结合又造就了由霸气、鲜爽、回甘不同比例所组合而成的邦东茶。无论新茶客还是老茶人,都能在此找到一款适合自己味蕾和心境的茶香。
农之旅,农业产业化
——游客体验,乐在其中
“我家的梨子熟了,周末带孩子来玩。”卫平村的李维在微信朋友圈招呼市里的朋友和客户。“我家除了茶树,还有梨树、荔枝、桑葚,周末带着孩子来摘摘水果,采采茶,一起做顿柴火饭,主打的就是体验乡村生活。”
下了墨临高速,就到了卫平,弯曲的水泥路延伸到各家各户,初制所凉棚和民居镶嵌在青山绿水间,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目之所及,处处生机勃勃,伴着鸟语花香的田园奏鸣曲,轻嗅着茶香和清新的空气,就到了一个个茶园,在这里,可以和茶农一道采摘鲜叶,体验制茶的乐趣;也可以向阳而行,到瓜果园里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还可以顺着溪水潺潺,和亲密的爱人来一场浪漫的约会。
墨临高速实现了“快进”,但是,到了卫平,一定要“慢游”。在这里,春、夏、秋可采茶制茶,秋冬可摘橘子,随时都可以到农家菜园亲手拔一颗萝卜,摘一把青菜,炖一只山地鸡,煮一条江鱼,收获一顿美食,满足一下味蕾,留下一段记忆,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不同,乡村生活慵懒而惬意。
邦东乡抢抓“澜沧江党建示范带”建设机遇,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沉浸式、体验式乡村旅游,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农业生产制作的全过程,比如制茶,游客可以自己采摘鲜叶,在制茶师傅的指导下,亲自做一款茶,并将自己炒制的茶带走,其乐趣当然与在商场购物不一样。同样,游客在田间观赏橘园、菜园等农业景观的同时,还可以亲自采摘带走,这与在市场购买相比,留住了乡村野趣,抓住了童真,创造了经济效益。
自然之旅,生产景观化
——有机结合,增加业态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观赏邦东云海的最佳季节。位于海拔大约1400米处的云净庄则是其中一个观景点。随还未到10月,但是清晨来到云净庄的观景平台,薄雾浓云的景观照样引人入胜,宛若梦中。由于刚下过雨,朵朵白云点缀在连绵起伏的群山峻岭之间,山峰云雾幻化无穷,一缕一缕的云雾,轻盈的浮于山间,曼妙、神秘、扑朔迷离。
云净庄景美、茶香、咖啡醇,伴以音乐,正适合小憩。庄主朱宏在外拼搏多年,终究还是割舍不下那一缕“乡愁”,选择回乡创业,带领村民管护茶园,收茶做茶,种植咖啡,左手一杯茶,右手一杯咖啡,云净庄周边咖啡树、茶树围绕,在茶厂旁边是咖啡厂,东西方两种文化和谐相处。朱宏不但在茶叶、咖啡种植加工方面是专家,对美学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依托邦东优美的自然风光,运用环境美学和景观设计学原理,将农业生产与生态农业建设以及旅游休闲观光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生产、加工、观光、研学、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庄园。
“中国在儒家‘重农’思想的影响下,‘桃花源’式的生产性景观的审美一直留存在人民心中。”邦东乡乡长王建龙说,“生产性景观是一种有生命、有文化、能长期继承、有明显物质产出的景观,这也是我们留住“乡愁”的关键所在。”
邦包村红花山的森然庄园也是这样一个集茶园、生产、观光、度假的主题庄园。园主李文红是临沧城区一位建筑行业从业者,2019年,一次邦东之行,她遇上了这片隐藏在原始森林里的古茶林,可谓是一见倾心。恰巧此时,邦包村正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有意引进商家对辖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双方一拍即合,签下合约。民宿于2020年建成,房屋占地20亩,其中客房4间,200多平方米,生态有机茶园100余亩,森林16亩。民宿建成后,外面的游客和茶商纷纷慕名而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村里通过土地流转和项目分红的形式,每年村集体还可实现7.5万元的收入。
据悉,邦东乡将进一步立足区位优势,抓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突出文旅康养、休闲观光等特色,结合茶区、澜沧江经济带等优势,依托良好的自然风光,生产景观化,增加新业态,激发新活力,促进乡村振兴。(邦东乡:王路涵、王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