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创新代表工作机制 推动代表履职为民
时间 :   2021-09-09 19:4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凤庆县人大常委会以“三小一大六恒定”工作模式开展人大代表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活动经验
 
如何有效地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增强履职实效,是各级人大常委会认真实践和努力探索解决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把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专门就代表工作作了强调,要求人大代表要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意见》中也均明确提出要健全完善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拓宽代表联系群众方式和渠道的要求。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也是各级人大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近年来,凤庆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代表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活动,将此项活动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要发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求的具体举措,作为新时代人大代表展现新气象的有效途径加以研究落实。
 
主要做法
在2020年凤山镇二道河试点的基础上,2021年凤庆县人大常委会以创新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活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的,依托全县已建成的基层人大代表活动阵地(13个乡镇人大代表工作站、187个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组建185个代表活动小组开展“代表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活动,要求每个代表小组每年为群众、为企业、为基层办好至少1件实事。活动中,始终坚持注重把握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思路,提出和实施了“三小一大六恒定”工作模式,在如何进一步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加强代表小组活动效能、增强代表依法履职实效、切实发挥代表作用等机制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三小一大六恒定”工作模式
以“小切口”选题,在问题调研商讨中坚持问需于民,尽力而行,量力而为的原则,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聚焦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一老一小”、帮扶生活困难群众方面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不贪大揽功。
 
以“小队伍”组织,将1074名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灵活编组185个代表活动小组,联动组织,坚持有利于可联系选民、有利于达成共识、有利于统一行动、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原则。
 
以“小机制”实施,活动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建立规范的程序来组织,按照“代表集众智出主意+协调整合各方资源+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合力攻坚解决问题”的方式限时办结。
 
以“大民生”聚焦,就某个村、某个小组、某个点的小专题,来解决群众关心的“大民生”问题。
 
以“六恒定””为程序,一是开展一轮调研走访。向群众问需求、问困难。二是明确一个主攻方向。围绕民生问题,科学精准选题。三是组织一场问题商讨。召开多方参加的商讨座谈会,达成共识形成代表小组活动方案。四是确定一个落实机制。对办理解决的事项,细化工作措施,倒逼时间节点。五是跟进一段实施情况。适时跟进督促检查,做到推进有序,确保限时办结。六是开展一次效果评估。向群众问满意度,开展代表履职述职和效果测评。
 
主要成效
凤庆县人大常委会以“三小一大六恒定”工作模式开展人大代表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活动,使代表工作呈现出了新的气象,有力推动了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不仅促进了人大整体工作的开展,而且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为民办实事上取得了新作为。代表们在开展活动中,围绕“小切口”,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民切实办实事,提升了群众对代表的认可度,牢固树立了人大代表心中有民的良好形象。截止2021年,共组织开展现场问题调研会200余场次,会商问题200余个,制定修改完善村民公约830余条,修复水毁道路100余公里,疏浚沟渠 60余公里,清理垃圾400余吨,架设农村集中饮水水源地防护网600余米,新建便民“连心桥”1座,开展茶园提质增效管护600余亩,支持300多户农户发展林下种植,建设氧化塘110个。
 
在服务群众能力上取得了新提升。代表们在开展活动中,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履职实践的全过程,广泛联系选民和人民群众,引领群众直面问题和困难,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努力调动人民群众支持建设、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群众心连心、手牵手,共商发展大计,打通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了代表联系群众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群众的参与意识明显提升,共有3万多群众自发参与。
 
在代表履职尽责上取得了新成效。代表们在开展活动中,充分发挥来自各行各业具有广泛性的优势,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认真参加县乡人大组织的调研、视察,围绕本地工作重点,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临沧“三个示范区”建设、开展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乡村旅游、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建设与提质增效等工作中寓监督支持一体,充分发挥了代表示范带动效应。
 
在代表小组活动上取得了新气象。代表们在开展活动中,依托代表小组这一闭会期间活动的基本形式,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组成代表小组,代表小组作为基本单元活动得以正常、规范、有效开展,代表通过参加代表小组活动,使代表更多倾听民声、体察民情、反映民意,代表提出议案与建议、批评和意见水平进一步增高,代表小组活动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凤庆县人大常委会: 潘伟、赵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