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激发组织动能,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支部提标聚合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级组织建设必须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推行达标创建、突出规范提升,不断增强政治功能,提升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明确标准规范,科学整合涉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法规条例、制度文件等,编制工作手册,对班子建设、阵地建设等方面标准不断规范完善,既提任务要求、又教方法路径。全面排查整改,建立定期调度提醒的工作机制,及时对农村支部建设重点任务、问题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建立工作台账,集中攻坚整改,同时成立专班,采取“线下村村到、线上户户通”的形式,开展调研、发现问题、指导提升,做到对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情况做到全面了解、全面掌握,推动支部建设全面达标、全面提升。
头雁提能添动力。村党组织书记是村级发展“领路人”、乡村振兴“领头雁”,其能力强弱、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乡村振兴工作成效。选优配强村级队伍,就要不断搭平台、拓渠道,着力解决“不会干、干不好”的问题。强化培训,实施头雁引领培训计划,突出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统筹用好乡镇党校、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等本地资源,积极组织到高等院校“加油充电”,去先进地区“实地取经”,提升谋发展、促发展本领。导师帮带,择优遴选导师资源,设立工作室,采取“一对多”“多对一”组团式帮带,强化管理,实现每对师徒年初有目标、过程有评语、年终有总结,确保帮带实效。以赛促训,实施擂台比武,全方面设置考试内容,采取集中述、现场看、群众评等方式赋分,注重结果运用,奖优罚劣、优胜劣汰,进一步激发村干部提能增效热情。
发展提速增活力。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更是源头活水。保证乡村发展提质提效,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项目为纽带,深入挖掘产业资源,以组织共建推动资源共享、产业共促,最终实现产业振兴、共同富裕。要健全组织体系,坚持党委领导、支部引领、村社一体、抱团发展,以“资源互补、优势共享、强弱结合“为原则,确立产业核心村与适联抱团村,成立联合党委,统筹资源、统一谋划,引导形成“强村带弱村、大村帮小村”的局面。实施“一片一品”产业项目创建行动,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优势片区,整合片区内各村实际和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制定片区产业发展计划,实现片区产业发展带动各村集体产业发展、核心村产业发展带动抱团村产业发展,打造产业丰富、效益联结的融合发展新格局,从而实现产业发展不断完善、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委组织部: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