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的生力军,是保证的党和国家事业接续发展的后备力量、活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必须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组织部门在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时,必须注重后备力量的充实与锻造,确保年轻干部具备“愿为、敢为、善为”的素质与能力。
激发内生动力,锤炼“愿为”态度。当前,部分年轻干部受单位干事氛围不浓、“多干多错”本领恐慌、发展空间不畅通等消极因素制约,惰性思想增生,“想干事”决心弱化。组织部门要强化正向激励作用,不搞人人有份、到点就晋等“兜底”安排,多措并举、因地制宜运用职级晋升、公开表彰、年轻干部储备库等方式不留余力表扬、支持劲头足的年轻干部,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培养“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高度自觉,让工作干起来有奔头、有盼头、有甜头;要经常性关心关爱,健全干部谈心谈话制度,把握“时度效”,通过面对面、全方位了解年轻干部思想包袱和“活情况”,帮助敞心扉、增干劲,确保营造“健康向上、追比赶超、氛围浓厚”的干事环境。
直面复杂挑战,锻造“敢为”勇气。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不能在“温室”里培养干部》一篇中指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千里马”要在大风大浪中经受考验,后备干部不能放在“温室”里去刻意培养。组织部门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制定容错细化清单,在具体情形、适用范围、操作程序、责任落实等作出明确,及时为诬告陷害者消除影响,允许在守“底线”基础上试错纠偏,切实以组织保障为干部“打好伞”;要完善年轻干部挂派交流机制,潜力型干部推行"上派下挂"双向锻炼,设定两年观察期,推动接收单位将挂派干部纳入正式工作序列同等管理、压担使用,着力培养敢闯敢干、能打硬仗的年轻干部。
高效创新突破,提升“善为”能力。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为年轻干部培养指明方向。年轻干部年富力强、锐意进取,正处于事业发展黄金期、上升期,是建设现代化核心支撑。组织部门要改变传“你听我讲”授课方式,把理论学习与现场教学、案例解析、经验交流等结合起来,把线上线下、直播录播运用起来,提高年轻干部积极性,实现教育培训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拓宽思路、更新观念,现在,网络发达、信息畅通,先进做法和经验触手可及,要引导年轻干部眼睛向外,与全国先进地方比,向做的好的地方学,多接触、勤交流,规避盲目蛮干、闭门造车的错误倾向,加力打造“素质高、活力足、挑重点”的现代化后备力量。(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委组织部:申鸿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