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把周末还给孩子,让教育回归本真
时间 :   2025-03-21 19:1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周末究竟该用来刷题,还是滋养完整的人?(3月21日 《成都商报》)河南、四川等地中小学推行周末双休制度,引发“育分”与“育人”之争。家长焦虑成绩下滑、沉迷手机,教师群体支持职业减负,专家则呼吁正视心理健康和自主性培养。只有把周末还给孩子,才能让教育回归本真。


打破“时间竞赛”的怪圈。在过去单休模式下,周末补课、周测训练成为常态,本质是“以时间换分数”的惯性思维。部分学校负责人坦言,单休制度下,教师忙于赶进度、抓测试,学生疲于应付机械训练,反而消磨了学习内驱力。双休制的价值,在于打破“时间竞赛”的怪圈,将教育重心转向激发学生自主性。正如专家所言,青少年需要“睡到自然醒”的休憩时间,更需要发展生活技能、社交能力的实践空间,这才是健全人格的根基。


警惕“焦虑转嫁”的陷阱。部分家长担忧双休导致成绩下滑,实则陷入“剧场效应”的认知误区。当教育变成“你补我也补”的军备竞赛,看似“抢跑”的短期收益,实则以透支学习兴趣和心理健康为代价。储朝晖提出的“20%现象”颇具启示:健全人格的学生,即便身处普通院校,也能通过自主发展超越名校后进生。与其焦虑成绩排名,不如关注孩子能否在双休日学会规划时间、感知生活,这些“隐性能力”才是终身发展的关键。


教育需要“留白”的智慧。落实双休,倒逼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学校需摒弃“延长教学时长保质量”的旧模式,转向精准教学和过程评价;家长需破除“补习班依赖症”,重新审视家庭教育中习惯培养、兴趣引导的价值。当教育不再将学生视为“知识容器”,而是尊重其成长节律的独立个体,“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才能真正照进现实。


教育是慢的艺术,双休制的推进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深度。唯有将周末真正还给孩子,让教育回归“培养完整的人”的初心,方能实现从“育分”到“育人”的跨越。这既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全社会教育理念的深层觉醒。(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党政办: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