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以奋进之笔擘画共同富裕新图景
时间 :   2025-03-14 14:4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翟仁德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作为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中国全国两会吸引了外国媒体的广泛关注。透过今年的中国全国两会了解中国政策走向,国际舆论更加看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潜力,普遍肯定中国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带来了宝贵稳定性。


‌一、民主实践新图景:从“云端议事”到“指尖提案”‌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首场“代表通道”上,第一个发言的是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刚刚从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汲取了信心,随即在全国两会的舞台上向大家传递,其中的关键词就是“科技创新”。


难怪有人表示,两会的经济主题记者会,快变成科技主题记者会了。从中,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不言而喻。


更令人瞩目的是,浙江代表团带来的“基层治理最小单元”模型,将社区网格、企业园区、快递网点等社会治理“毛细血管”数据实时接入国家政务平台,诠释着“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扎根于烟火日常。当盲人代表陈燕通过智能语音系统“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在“代表通道”上感慨:“技术让每个群体都被看见”,这句话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温暖的注脚。


‌二、创新引擎全速转: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破壁行动”‌

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一词高频出现。多位代表委员围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建言献策。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到氢能、储能等新型能源技术的突破,科技创新正在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例如,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电池技术、驱动电机等关键技术的不断创新。


会场内外,改革与创新同频共振。当上海自贸区代表谈及“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时,深圳前海的跨境电商企业正通过“数字口岸”实现报关“秒级通关”;当科技界委员热议“人工智能立法”时,合肥量子科学城的“祖冲之号”量子计算机已开始赋能金融加密和药物研发。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创新要素的奔涌正在重塑中国经济的“韧性曲线”。


三、民生答卷写初心:在“急难愁盼”处见真章‌

除了GDP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外,“养老金”“好房子”“农民增收”“改善病房条件”等一系列民生领域的新工作、新目标、好消息也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8%以上”“新增托育学位500万个”“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礼包”直抵人心。


更细腻的变化藏在细节里:医保药品清单新增47种罕见病用药,让“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的承诺落地;全国统一的“灵活就业者保障平台”上线,2亿多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有了“云端社保卡”;“15分钟银发服务圈”在城市铺开,适老化改造从卫生间防滑垫延伸到社区AI健康管家。这些带着呼吸感的民生叙事,诠释着“国之大者”的初心所在。


两会闭幕之际,《义勇军进行曲》再次响彻人民大会堂。实现这些目标虽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务实行动,精准施策、协同发力,一定能够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全球经济波动中最终实现韧性突围,向着2035年远景目标稳步迈进。(泗水县泗河街道办事处:翟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