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手术台上为患者连续取了50多颗胆总管结石,第一师医院普外科一病区援疆专家、副主任郑海水(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转了转酸疼的手腕。
原本不到1小时就能结束的手术,因患者结石太多,硬是取了3个多小时。手术结束后,郑海水取掉乳胶手套,发现大拇指上竟然磨出个水泡。
65岁的阿克苏市民阿扎提古丽·阿力木(化名)怎么也没想到,原本是来第一师医院检查胆囊炎,结果却检查出胆囊结石。小小的胆囊及胆总管内挤满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结石。
都说“肝胆相照”,胆道如果长石头,肝脏也可能被连累!阿扎提古丽的结石就导致胆囊炎症破溃入肝,肝脏出现肝脓肿,内含大量脓性积液。
郑海水介绍:肝胆疾病如“定时炸弹”般潜藏于体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正常人的胆囊管粗细为3毫米左右,而患者的结石将胆囊管撑大了10倍。一般不主张在亚急性期行胆囊切除术,应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渡过炎症期,待炎症完全消退后(约在急性发作后2-3个月左右)再开展手术,但是患者炎症指标明显升高,同时存在梗阻性黄疸,肝酶及胆红素显著升高,需及时手术,以免进一步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造成生命危险,但这时候做手术难度及风险明显提高,亚急性期胆囊炎组织致密且易出血,管道结构辨别困难,血管及胆管损伤的风险大大增加。
1月3日,由郑海水主刀,科室副主任医师赵彦礼作为助手,仔细解剖胆囊三角,分离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切除胆囊,切开胆总管前壁,使用胆道镜取净胆总管结石,留置T管并缝合胆道。由于患者还存在肝脓肿的问题,取石手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郑海水术中将患者肝脓肿壁开窗,对肝脏内的脓液进行引流,大约引出黄褐色脓液100毫升。经过团队精准的操作,最终“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胆囊切除+肝脓肿引流术”顺利完成。
随着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趋于微创化。郑海水说,胆总管口因较为狭窄,需要从内部慢慢取出结石,比拿着筷子取长径玻璃瓶内的小石头还难,需一颗颗夹出小石头,取出的结石大的有1厘米至1.5厘米,小的几毫米不等,这么多的结石至少长了5年时间,如果患者继续拖延病情,结石长时间堵塞胆总管将会对肝功能造成严重损伤。
因是微创手术,患者恢复良好,不日便可出院。
郑海水介绍:由胆囊内掉出到胆总管内的结石为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结石可引起胆道梗阻并发胆管炎,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腹痛、发热寒战和黄疸,严重者还可出现休克及中枢神经症状,但该患者症状不明显。胆结石的发病率一般在40岁后,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女性与男性比例约为2:1。主要导致的原因为: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排泌规律紊乱,胆汁浓度增加,更易导致细菌繁殖,从而促进胆结石的形成。而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夜间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减少患胆结石的风险。其次要注意控制体重,定时进餐、合理膳食,加强运动,保持良好情绪,定期体检,如已患有胆结石,应遵医嘱进行治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宣传办:胡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