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安全环保 >
安全环保
生死竞速 多学科联动 托举群众健康福祉 ——库车市医共体总院人民医院践行“双提升”理念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时间 :   2025-11-04 17:0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红丽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了我弟弟第二次生命,撑起了我们全家。”11月3日,库车市医共体总院人民医院外科病房里,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病床上恢复良好的年轻人身上。守候在旁的家属眼含热泪,声音哽咽却字字恳切。这份重生的希望,源于一场跨越150多公里戈壁的生命接力,更映照着该院近年来医疗技术与服务质量双提升的坚实足迹。


戈壁上的生命接力

时间回溯到十多天前——10月21日傍晚,库车市塔里木镇棉田里,丰收的喜悦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清花机的齿轮发出刺耳的绞轧声,正在作业的年轻人瞬间被卷入机器,右臂被硬生生绞断,鲜血喷涌而出。


“按住伤口!别松手!”家人惊恐中扯下纯棉衬衫裹住伤臂,颤抖着拨通120。挂了电话又急拨110申请绿色通道。随后,他们驱车沿途买下10瓶冰冻矿泉水,紧紧贴在伤口处降温,朝着与救护车约定的汇合点疾驰。


与此同时,接到报警的塔里木镇武装部与民警火速出动,沿途疏导交通,为生命通道清障。120公里外,库车市医共体总院人民医院的救护车鸣笛启程,司机猛踩油门,仪表盘指针几乎触顶。这场双向奔赴的救援,在1小时后精准汇合。


医共体框架下高效的指挥协调体系,为这场跨越戈壁的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伤员被抬上救护车时,随车医护立即展开专业止血、补液……


与时间赛跑的手术

19时55分,救护车稳稳停在医院急诊楼前,以急诊外科副主任医师唐成龙为首的急救团队早已严阵以待。失血过多的伤者血压已偏低,情况万分危急。唐成龙医生迅速检查伤情后,同时拨通了宁波市第六医院援疆专家薛建波的电话。

屏幕截图 2025-11-04 165036.png

屏幕那头,刚下手术台的薛建波来不及换衣服,凑到屏幕前仔细查看:“断端挫伤严重,先清创再显微镜下接血管神经,我马上赶过去!”


考虑到伤者失血过多、转运风险大,薛建波和唐成龙主任当机立断:时间不等人,立即手术!黎立医生则通过线上方式全程指导。


无影灯下,一场精密手术紧张展开。在薛建波和库车市医共体总院人民医院各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下,断裂的骨头、神经和血管被一一接合,坏死的肌肉组织被仔细清创。考虑到患者耐受能力及术后感染风险,医生团队审慎决策,使用外架固定骨骼,接通神经和血管——“让组织先活起来”是保肢的关键!


次日凌晨1时,当最后一根神经缝合完毕,薛建波松开镊子,看着血液缓缓流过接通的血管,伤臂指尖渐渐泛起血色。“活了!”他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当医生走出手术室告知“手臂保住了”,一直强撑的家属瞬间抱在一起痛哭,积压的焦虑与恐惧在这一刻化为重生的喜悦。


又一场生命保卫战

就在上个月,该院妇科曾上演过另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术中,33岁患者突发子宫收缩乏力,致命性大出血让情况急转直下,生命危在旦夕。


“立即抢救!”手术室气氛骤然凝重。医疗团队迅速启动危重患者抢救预案,然而半小时过去,出血速度虽有减缓,却仍未止住。切除子宫虽是“最直接”的保命方案,但考虑到患者年仅33岁,团队希望为她保住子宫、保留生育希望。


经紧急研判并与家属充分沟通,最终确定更优却极具挑战的方案: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随即展开:团队火速联系介入室,妇科与介入团队无缝衔接,患者15:10离开手术室,15:25即于介入室接受手术。手术顺利,出血得到有效控制,抢救成功!


据主治医生介绍,患者术中发生急性大出血,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血管穿刺、超选择性插管和栓塞,技术操作要求快、准、稳。如今,子宫动脉栓塞术已成为该院治疗产后及术中大出血(尤其当保守治疗无效时)的一项重要、成熟的微创抢救方案。


同时,为缓解这个农村家庭的经济困境,为其申请“宁波援疆医疗专项资金”承担关键的抢救与手术费用。


如今患者复查结果理想,为表深切感激,她和家人特意制作了锦旗,送到了妇科医护人员手中。她握着医生的手哽咽道:“谢谢你们,不仅救了我的命,还让我有机会做妈妈。”


“双提升”照亮健康路

“以前大病都要往乌鲁木齐跑,没想到这次在库车就治好了。”断臂伤者的家属感慨道,“这次经历,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援疆工作的分量。它是真真切切照进我们生活的阳光,是每个普通老百姓都能依靠的坚实臂膀。”这番话,道出了无数患者的心声。


近年来,当地以“双提升”理念为抓手,通过“政策扶持+资源下沉+人才培育”三措并举,推动市属医院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投入资金更新医疗设备,引进介入、微创等新技术;另一方面,建立“援疆专家+本地骨干”带教机制,培养学科带头人,让优质医疗资源“扎下根”。


库车市医共体总院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宁波市援疆医疗专家陈志华表示:“在综合的、国家标准化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当中库车市医共体总院人民医院进入到全国A级行列。这一切都得益于紧密型医共体改革带来的资源整合优势,得益于全院职工和援疆医生的共同努力和奋斗。我们将继续深化‘双提升’工程,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戈壁滩上的生命接力到手术室里的生命守护,从极限条件下的断臂再植到尊重个体需求的子宫保卫战,库车市医共体总院人民医院用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胜利,生动诠释了“技术提升”与“服务提升”的深刻内涵。在这片热土上,医者仁心的故事还在继续,而生命的希望,正如天山脚下坚韧的胡杨,生生不息。(库车市融媒体中心:王红丽、资荣、周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