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鱼刺竟然顺着肠道卡在阑尾口,将阑尾刺破,周围不断有血液渗出,我从医30多年从未遇见这样的情况。”9月24日,第一师医院胃肠镜中心副主任刘俊萍在给患者取鱼刺时,看到鱼刺的位置不禁感到不可思议——这根鱼刺竟一路“游走”至阑尾并造成损伤。
患者杨鹿君(化名)回忆,吃鱼时明显感觉有颗鱼刺卡入喉咙,但他心存侥幸,认为鱼刺不大,便喝了大量水试图将其冲下,随后便没在意。可没想到,连续两日他出现了便血症状,同时伴随头晕、全身乏力,腹部疼痛也在逐步加重,身体的不适让他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前往第一师医院就诊。
在医院消化内科、麻醉科、胃肠镜中心的医护人员迅速联动、密切配合下,仅用时5分钟就成功将鱼刺这一“元凶”取出,并使用止血夹对出血部位进行了有效夹闭。当杨鹿君苏醒后,从刘俊萍口中得知鱼刺所处位置的危险性时,既后怕又懊悔,连连表示当初不该抱有侥幸心理,否则很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事实上,鱼刺刺破阑尾口的危害远超想象。从局部来看,阑尾口属于肠道较为脆弱的部位,鱼刺刺破肠道黏膜后,肠道内的食物残渣、细菌等会直接侵入腹腔,极易引发局部感染,形成肠壁脓肿;若感染进一步扩散,还可能导致急性腹膜炎,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高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破坏腹膜的防御功能,威胁生命安全。从全身层面而言,肠道出血若长期未得到控制,会引发失血性贫血,导致患者持续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正常供血。
无独有偶,就在杨鹿君的惊险经历刚过去两天,9月26日,第一师医院又接诊了一位异物卡喉的患者林芳(化名),而卡在她喉咙里的东西更为特殊——一个搅拌杯的搅拌叶片。
据林芳描述,当日一早,她准备喝提前用搅拌杯制作好的豆浆,打开杯盖后便直接张嘴去喝,没想到刚一入口,就感觉有异物掉入嘴里,瞬间卡在了喉咙处,既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强烈的不适感让她惊慌失措,立即赶往第一师医院寻求帮助。
胃肠镜中心主任梁新文了解情况后,迅速为林芳开展检查,并通过胃镜精准操作,成功将卡在喉咙里的搅拌叶片取出。
结合近期接连发生的异物卡喉,梁新文温馨提示:“节假日期间,家人朋友聚会增多,饮食也更为丰富,往往是异物卡喉的多发期。眼下国庆、中秋双节即将到来,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异物卡喉。如果出现鱼刺卡住喉咙的情况,千万不要盲目尝试硬吞饭团、馒头等食物,这种做法可能会将鱼刺推向更深的部位,造成食道黏膜损伤、出血,甚至刺破食道大血管;也不要相信‘喝醋软化鱼刺’的说法,醋在喉咙停留时间极短,根本无法达到软化鱼刺的效果,反而可能刺激咽喉和食道黏膜,加重不适感。正确的做法是,若感觉鱼刺卡喉位置较浅、异物感不强烈,可尝试轻轻咳嗽,利用气流将鱼刺带出;若异物感明显、疼痛剧烈,或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和饮水,保持头部稍向前倾的姿势,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借助专业器械将异物取出,避免因延误治疗引发严重后果,确保大家都能平安、愉快地度过假期。”(通讯员:胡珺、宁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