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8月23日下午3点29分,阿拉尔塔里木机场候机厅正安安静静,突然“叮——叮——”的医疗呼叫铃炸响,一名旅客当场蔫了:头晕、乏力、心口疼,脸白得跟纸似的,眼看就要“掉线”。
“走!”好在第一师医院的彭云彩、魏薇两位护士小姐姐就在这儿值班,听见对讲机呼叫,两人“嗖”地弹起来,急救箱拎着就冲到了现场。一瞅患者,俩人心里“咯噔”一下——患者是一位70多岁女性,瘫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喊她好几声才勉强应一句,手摸上去凉凉的,指甲盖泛白,“这是血运都快‘断网’了呀!”魏薇说。
“阿姨,您哪儿不舒服?慢慢说……”彭云彩蹲下问道。患者嘴唇动了半天,才挤出几个字:“头晕……没劲儿……心口疼……”这边话音刚落,一旁的家属补充道:“她之前有胃溃疡,糖尿病。”俩人对视一眼,心里立马有了答案:可能是消化道出血搞的鬼,再拖下去就得休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没等多想,俩人一左一右架起患者就往医务室冲。进了医务室,两人那叫一个默契:彭云彩一边攥着阿姨的手安抚“别慌,有我们在……”一边飞快连接心电监护仪,屏幕上的心率、血氧数据不停跳动,她眼睛都不敢眨一下;魏薇麻利撕开消毒棉片,针头在灯光下亮了一下,“啪”地就扎进血管,“回血了!”随着生理盐水慢慢流进身体,这根“生命吸管”算是稳稳接上了。
“不行,得让急诊科医生看下心电图!”彭云彩紧盯着监护仪上的波形,立刻拨通了第一师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周志祥的微信视频,同时急忙说道:“这位阿姨有拉黑便、贫血的症状,但心脏没问题!”
周志祥副主任随即通过视频“远程把脉”,快速判断后回应:“心脏没事!考虑消化道出血,补液,待患者稳定后转运!”虽然有了这颗“定心丸”,可患者依旧意识迷糊,当下最要紧的还是得赶紧送医院!
“呜哇~呜哇~”下午4点,救护车的警报声传来,彭云彩跳上车就没闲着,一只手按着输液管怕它移位,一边跟患者说话,防止她“睡”过去。一到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急诊科,彭云彩直接跑着找接诊医生:“女患者,72岁,有胃溃疡、糖尿病病史,今天拉了两次黑便,没吃饭!现在血压90/60,心率103,血氧95,输了200 毫升生理盐水,大概率是消化道出血加重度贫血!”
后来检查确诊,患者是消化道出血、重度贫血,随之转入消化内科。
目前,患者经过治疗,脸色终于有了血色,病情也稳下来了,这波“闯关”算是“通关”了!
从下午3点29分接警,到4点整安全转运,就31分钟!彭云彩、魏薇两位小姐姐用“快手”抢时间,用“暖心”护着命,在机场和医院之间搭了座“生命小桥”。这哪儿是偶然啊,分明是第一师医院医护们刻在骨子里的“本能反应”。不管在诊室还是机场,不管是常规看病还是突发急症,他们追着死神跑的样子,也太酷了吧!(新疆阿克苏一师医院宣传科:黄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