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气温攀升,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筑牢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安全防线,共青团镇人大主席团迅速行动,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防溺水系列宣讲活动,以“宣讲+巡查”模式织密安全防护网。
国旗下的“安全必修课”
“去年某县有个12岁的孩子,偷偷和同学去河边游泳,再也没上来……”周一清晨,镇人大代表高小燕站在村委会国旗台下,用真实案例拉开防溺水宣讲序幕。升旗仪式结束后,她面对数百名群众,重点讲解青少年防溺水核心要点。
“危险水域像‘隐形杀手’,无防护的河流、池塘,哪怕看着浅,底下可能有淤泥、暗流。”高小燕结合本地地形,逐条解读防溺水“六不准”: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无监护不游、不去无安全设施水域、不涉足陌生水域、不熟悉水性不盲目施救。她特别强调:“遇人溺水别慌,大声喊人、找长竹竿或绳子递过去,这才是正确的救援方式。”
台下,学生和家长们听得认真,有村民掏出手机拍下“六不准”要点,还有老人拉着身旁的孩子念叨:“听见没?可不能去河边游泳。”
走村入户,把“安全叮嘱”送进家
国旗下的宣讲结束后,代表们分成5个小组,深入全镇9个行政村开展入户宣传。“家里有放暑假的孩子吗?平时去哪玩?”高小燕带领小组走进千亩地村,每到一户都先问清家庭情况。
在村民亚森·吐地家,3 个孩子正在院子里追逐打闹。高小燕蹲下身,拿着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问:“知道河边不能去吗?”孩子们摇头,她便指着手册上的漫画解释:“水下有‘陷阱’,踩进去就会被拉住,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孩子们盯着漫画里的“落水场景”,用力点头。
针对有未成年人的家庭,代表们反复强调家长监护责任:“暑期孩子脱离学校监管,一定要看紧,别让他们单独去河边、渠边。哪怕伙伴邀约,也得坚决拦着。”遇到年长或视力不好的村民,代表们就读宣传资料,把“远离危险水域”“遇溺喊人不盲目救” 等关键信息讲透。此次入户共发放宣传册200余份,覆盖家庭169户。
巡河排查,筑牢水域“安全屏障”
“这边的警示标语褪色了,得换块新的!”“那几个孩子在河边扔石头,快过去劝离!”宣讲同时,代表们还对镇域内3条河流、3处池塘、17条排碱渠开展“拉网式”巡查。
千亩地村河段,高小燕和代表们发现4名少年在浅滩嬉戏,岸边泥沙湿滑,距深水区仅5米。“小朋友,这里水流急,脚下容易打滑!”代表们立即上前,劝说孩子离开,并联系其家长到现场接回,当面叮嘱监管责任。此外,代表们还排查出破损警示标识6处、未设置防护栏的危险点3处,当场联系镇政府相关部门,要求3日内整改到位。
此次系列活动通过“集中宣讲+入户提醒+实地排查”的组合方式,让防溺水知识真正走进了乡村的每个角落,无论是田间劳作的村民,还是家中看护孩子的老人,都对危险水域的隐患和防护要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安全意识得到切实提升。
下一步,镇人大主席团将把防溺水工作纳入常态化监督,紧盯已排查出的水域隐患整改情况,每周跟进整改进度,同时结合暑期青少年活动特点,联合学校、村委会开展“防溺水知识小课堂”“安全水域巡查员”等延伸活动,发动家长、教师、志愿者共同参与,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联防联控网,全力守护全镇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夏季安全。(通讯员:张娓娓、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