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凌晨,天际还笼罩在一片漆黑之中,远处的都柳江在夜色中翻涌,水位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攀升。从江县应急总调度群传来紧急预警:都柳江洪峰即将过境,可能会对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闻汛而动,紧急开展转移工作
接到预警后,从江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孟荣林当机立断,迅速召集班子成员,进行了简短而有力的部署。“洪水不等人,我们必须马上到一线去,确保每一位群众都能安全转移!”他的声音里透着坚定和焦急。
县政协班子成员兵分多路,带队迅速奔赴城区一桥、酒厂坝大桥、丙梅二村、江东河堤等临河险段。在金源揽胜和滨河印象小区,孟荣林与副主席蒋正才顾不上困意,带领队伍挨家挨户敲响商铺大门。“老板,洪峰马上就到了,赶紧把贵重物品转移到高处,车子也得挪到地势高的地方去啊!”孟荣林一边说着,一边帮忙搬起了门口的货物。一位商铺老板有些犹豫:“这雨也不大,洪水真的会来吗?况且我在这开店多年了,水位从没涨到这里过。”蒋正才副主席耐心地解释道:“这是上级发布的洪水紧急预警,我们必须要重视,安全第一啊!”在他们的劝说下,商铺老板们纷纷行动起来。
在老防疫站桥头,副主席黄绍毛早已蹚着齐膝深的洪水,坚守在桥头。此时的洪水夹杂着泥沙和杂物,不断地冲击着他们的双腿。但他顾不上这些,目光紧紧地盯着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劝阻涉险通行的群众。“师傅,前面水太深了,太危险了,赶紧掉头回去吧!”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声音都有些嘶哑了。
在老防疫站路段,孟荣林在巡查时发现吴群香家的店子里已经灌进了洪水,水位还在不断上升。他急忙赶到那里,看到吴群香正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请你们快跟我走,洪水马上就要涨到屋里来了!”孟荣林一边说,一边指示吴群香往外走。吴群香有些舍不得家里的东西,犹豫着说:“我的一些家具还没搬呢……”孟荣林坚定地说:“东西没了可以再买,人要是没了就什么都没了,赶紧走吧!”在他的劝说下,吴群香终于跟着他撤离了。此时,孟荣林的雨鞋早已被洪流灌满,裤脚也湿透了,但他却毫不在意,心里只想着尽快把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科学调度,落实防汛安置措施
24日下午3时,孟荣林在执勤点召开了现场会,顾不上吃一口饭、喝一口水,就开始部署防汛工作。他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对607户2025名临江群众进行了分类安置,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小孩,就近安排到辖区宾馆进行安置;对于有投亲靠友条件的群众,引导他们到亲友家暂住;对于没有地方去的群众,设立临时安置点进行安置。同时,他还组织街道干部加强巡查,确保每一处险段都有人值守,调集救生衣、手电筒等应急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在俞家湾社区,孟荣林、蒋正才带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排查。当来到梁运从夫妇家时,发现他们还在收拾东西,迟迟不肯转移。原来,梁运从担心家里的一些贵重物品来不及带走。孟荣林率消防救援队、社区支部书记、警察耐心劝说:“老乡,洪峰马上就要到了,现在时间紧迫,先把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东西以后再想办法。我们会安排人员帮你看着家的,放心吧!”在他们的劝说下,梁运从夫妇终于同意转移。就在他们转移后的1小时,洪峰抵达,看着逐渐上涨的洪水,梁运从夫妇感激地说:“多亏了你们,不然我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昼夜坚守,确保群众安置稳妥
24日晚11时,当得知所有群众都已安全转移后,孟荣林、蒋正才并没有休息,而是前往临时帐篷安置点查看保障情况。他们走进每一顶帐篷,询问群众是否有什么需求,安抚大家的情绪。“大家放心,我们会一直在这里陪着你们,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们说。”孟荣林说道,群众看着他们的身影,心里充满了感激。
25日凌晨1点,孟荣林才在临时休息点稍微眯了一会儿,可仅仅五小时后,他又出现在了值守点,继续指挥抗洪工作。蒋正才更是彻夜未眠,坚守在老酒厂桥头,劝阻群众不要穿越危险的桥面。他站在桥头,借着灯光,注视着每一个试图过桥的人,耐心地解释着洪水的危险,直到对方返回安全地带。黄绍毛昼夜坚守在老防疫站片区和丙梅二村,直至凌晨3点洪水稳定并减弱时,才稍作休憩。
清淤重建,再次应对洪峰考验
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是一片狼藉。街道上、院子里堆满了淤泥和杂物,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县政协班子没有丝毫停歇,带领着干部职工与群众一起投入到清淤工作中,经过三昼夜的奋战,街道和院子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整洁。
6月28日,都柳江洪峰再次来临,水位超过了警戒线2.55米。面对再次袭来的洪水,县政协班子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投入到抗洪工作中。孟荣林、蒋正才、石明莲、梁仲权、张曦等班子成员兵分多路,带队坚守在各个险段,组织群众转移、巡查险情、调配物资。在他们的带领下,群众积极配合,共同应对洪峰的考验。
在这场抗洪战斗中,从江县政协班子始终站在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畏艰险、昼夜坚守,守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的担当和奉献,深深地留在了百姓的记忆中,成为从江抗洪大军中一支最坚实的力量之一。(从江县政协办公室:石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