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从江县遭遇50年一遇特大洪灾,北上影剧院至惠民桥1.8公里路段沦为重灾区——洪水退去后,半米厚的淤泥与堆积如山的垃圾阻断交通,周边民宅、商铺正常生活经营陷入停滞,城市运转面临严峻考验。危急时刻,从江县政协委员、贵州省腾越市政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啟辉挺身而出,以“政协委员的职责、企业家的担当、共产党员的觉悟”,组织带领团队冲锋在前,在清淤救灾一线书写使命答卷。
闻令而动,以“快”立责构建救灾机制
“清淤就是保民生,早一天通,群众就少一分难!”深耕从江市政建设多年的刘啟辉,深知该路段对居民区与商业区连通的重要性。6月25日清晨洪水刚退,他第一时间致电县住建局主动请缨,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半小时内组建“防汛救灾党员先锋队”并亲任队长,将团队划分为设备调度、清淤作业、后勤保障3个小组,把1.8公里路段细化为5个责任区,推行“人机搭配、分段包干”机制。同时,他主动对接政府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协同作战”通道,确保清淤、交通疏导、垃圾转运同步推进,以高效组织力打响抗洪救灾清淤攻坚战。
资源整合,以“实”纾困守护商户群众
“不惜一切代价,设备2小时内必须到位!”为快速投入战斗,刘啟辉紧急从周边项目部调运4台铲车、1台挖机、1台洒水车,同步采购铁锹、扫帚等工具100余套。6月25日中午12时,60名作业人员与所有设备全部集结完毕,成为首批投入从江县城抗洪救灾的社会力量。在望江楼片区受损最严重的音乐餐厅,看到屋内淤泥过膝、商户焦急万分,他当即带领10名员工上门,手铲肩扛加高压冲洗,用最短时间帮助商户清理出经营空间,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扎根从江,就要回馈从江”的承诺。
身先士卒,以“干”聚力点燃攻坚斗志
“董事长都跟我们一起铲淤泥,我们哪能喊累?”这是清淤现场员工常说的话。作为企业负责人、共产党员,刘啟辉始终坚持“跟我上”而非“给我上”。穿着雨靴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淤泥里,挥锹、推车的身影与公司普通工人无异。他的示范效应如星火燎原,团队没人叫苦、没人退缩,原本预计多日的清淤进度不断提前,政企协同的攻坚合力在抗洪救灾中持续凝聚。
心系一线,以“暖”传情凝聚共战力量
面对高温下的艰苦作业环境,刘啟辉不仅关注清淤进度,更牵挂一线人员的身体状况。他牵头组织青年企业家群体,带着西瓜、面包、矿泉水等生活物资前往救灾现场。“大家辛苦了,先歇会儿解解渴,咱们一起把路清出来!”他亲手将切好的西瓜递到工人手中,慰问小队穿梭在作业现场的身影,不仅为一线补充了能量,更传递了社会各界对救灾工作的支持。这份“政企同心、共克时艰”的温暖,让工作人员干劲更足,也让“人民至上”的理念在救灾一线落地生根。
五日攻坚,以“责”践诺书写委员担当
经过5天昼夜奋战,6月29日,北上影剧院至惠民桥路段全面恢复畅通,周边环境焕然一新。这场硬仗的胜利,不仅是刘啟辉带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缩影,更是他作为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生动实践。
如今,这位曾获 2024年从江县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当选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会长的政协委员,正带领团队马不停蹄投入灾后重建。其所在的贵州省腾越市政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获贵州省工商联、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颁发的“全省脱贫攻坚千企帮千村先进企业”,2022年获评黔东南州优秀民营企业,2025年获省委、省政府“全省抢险救灾表现突出集体”通报表扬),自2014年创立以来便扎根从江,作为本地颇具实力的二级总承包施工企业,历经十余年稳健发展已吸纳60余名正式员工,技术储备日益雄厚,年产值稳定在1.2亿元左右且持续增长,在房建、市政、消防、水利等领域凭借多项资质崭露头角。公司常年通过项目施工、技术培训、岗位供给等多种方式带动就业,每年为当地及周边地区提供涵盖建筑施工、设备操作、后勤保障等多个岗位的就业机会,带动就业超千人次,让众多家庭通过稳定务工实现增收致富,成为从江县域就业增收的重要支撑力量。历年来该公司已圆满完成从江锦都铭苑小区、美娥易地搬迁三、四期,贯洞与美娥厂房及老旧小区改造等一系列市政工程和民生工程建设,用扎实业绩践行社会责任。目前公司正加紧推进从江县第一民族中学建设——作为当地重点教育工程,该项目用地超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逾3.8万平方米,已完成90%总进度,预计2025年9月投入使用,将为从江学子打造现代化教育环境。
从抗洪清淤一线的“逆行者”到民生工程的“建设者”,刘啟辉始终以政协委员的初心、企业家的匠心、共产党员的忠心,在从江大地上书写着“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时代答卷,让委员的责任与担当熠熠生辉。(贵州省从江县政协办公室:石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