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者,政之本也”。廉洁从政,秉公用权,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年关将至,正是各类廉政风险高发时段,党员干部尤其是要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守住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真正实现“清”风拂面来,“廉”花开满塘。
把好清廉“关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我们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清代名相陈廷敬,一生为官50余载,经28次升迁,官至宰辅之职。在长期的为官生涯中,陈廷敬发现官员在生活上挥金如土,最容易形成贪得无厌的作风。因此,他多次上书康熙帝建议禁止官场奢靡之风,对官员的衣冠、车马、器用等都要有严格限制,不得过侈,逐渐形成节俭之风,以官风带动民风。周恩来总理几套服装一穿就是几十年,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有时还穿着织补过的衣服接见外宾。身边工作人员提醒他礼服早该换了,他笑着说:“穿补丁衣服照样可以接见外宾,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牢记“破一次规矩,就留一个污点;搞一次特殊,会减一分威信;谋一次私利,将失一片人心”,始终坚守廉洁自律、慎独慎微,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自觉传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勇于向内“开刀”。“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一个人面对自身缺点和所犯错误的态度,决定了他前行的方向和速度。老子曾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加以改正,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保持向上的姿态,稳步向前。西晋周处从“三害之首”到忠臣孝子,周处不仅洗心革面,更是痛下决心,虚心求教,既修学问,又修品德,最终成为众人称赞的贤良。可见,敢于直面问题、勇敢改正错误,也会赢得众人的赞赏和肯定。党员干部更要勇于刀刃向内,在工作生活中善于发现、反思、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早纠偏正向。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在大革命失败后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遵义会议及之后纠正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正如毛泽东所说:“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锤炼“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其作为增强党性和自我革命的必修课。
时刻自觉“省身”。“自省吾身,常思己过,善修其身。”党员干部要注重自省自警,敢于自我批评,及时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做得到“吾日三省吾身”的人,能够通过自我剖析、明辨是非,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坦诚地评价自己的功绩与过错。面对错误时,不遮不掩,不退缩不逃避,坦坦荡荡,堂堂正正,也因此可以从修正错误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于查漏补缺中摆正方向、砥砺前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通过自省才能认识到自身不足,从而改正缺点,改进不足。1943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迎来了45岁生日。生日那天,他没有接受同志们安排茶点宴会的心意,而是在南方局办事处机关的一片草地上,向大家讲述自己的身世和经历,着重剖析自身性格弱点,检讨自己“理论修养不够,有些事务主义的作风”,这种反躬自省的坦率深深感动了在场的人。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严峻复杂局势和艰巨繁重任务,党员干部更应以自省作为锐利武器和重要抓手,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警醒、自我完善,最大限度地弥补缺点和不足,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完美的人格、更加执着的定力走实自己的人生之路。(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委组织部:张鑫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