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等在干事创业中的体现。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搞清楚、弄明白政绩为谁而树,树怎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如何考核政绩等问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坚守为民情怀,牢记初心使命。“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内生动力,也是检验政绩观是否正确的标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青年干部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最突出的位置,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里,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转化为创造政绩的强劲动力,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政绩。
崇尚实干担当,狠抓任务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讲实话、干实事是检验青年干部政绩观的实践标尺。“事不在大,在于实”。青年干部不仅要“身入”基层,还要“深入”基层。那些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的做法是不能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只有弯下腰、俯下身、迈开腿,沉入基层把握真实情况,既做到“出实招”,在谋划时统揽全局、操作中细致精当,拿出切实管用的“金点子”;也要做到“求实效”,在工作中锚定目标,真抓敢抓、常抓善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推动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接受人民监督,做出真实政绩。“政绩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群众的评价和监督是青年干部政绩考核和晋升发展的标尺。政绩的大小、多少、好坏,最终要看为人民群众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是否得到满意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得到切实维护。青年干部要广泛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正视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敢于让人民批评,及时纠正偏差,从人民群众的反馈中改进和完善工作,做出真正惠民利民的政绩。
新时代青年干部要树牢政绩观念,永葆干部本色,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潍坊市潍城区南关街道:赵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