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赛罕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创建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第一年,赛罕区委巡察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两个维护”根本政治任务,以“苦练内功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全面复盘四届区委巡察工作,找短板、补弱项、强筋骨、提质效,先后通过座谈交流、组办自查、征求意见等方式,查摆21项问题,制定六方面18项整改措施,全面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制度建设,在“严”上下功夫。
一是聚焦主体责任,精准定位六大责任主体职责。压实区委主体责任,明确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责任,规范巡察办、巡察组、协作单位、被巡察党组织工作职责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巡察工作责任体系,督促六大责任主体切实扛起巡察责任。二是完善考评体系,保障巡察各项任务落实。建立《被巡察单位配合巡察工作制度》《新提任科级干部赴巡察机构挂职制度》《优秀巡察干部评选规则》《赛罕区党委巡察大协作机制成员单位任务分解表》等制度机制,将被巡察单位落实巡察整改、协作单位配合巡察工作等情况纳入区委实绩考核、选人用人评价体系,对巡察制度落实情况作出可量化、可考核、可追责的具体规定,推动巡察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三是健全内控机制,确保巡察监督依规依纪开展。围绕巡察机构的建设管理,加强对巡察队伍的日常监督管理,制定巡察办及巡察组纪律作风建设规定,巡察组巡察绩效考评办法,健全完善内控机制,提升巡察的质量和水平。严格落实《关于赛罕区委巡察组作风纪律情况后评估的规定(试行)》,对巡察组巡察期间执行六大纪律,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遵守保密纪律,取得工作成效以及执行其他制度规定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从严管理、从严监督推动巡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向好向善。
二、规范流程管理,在“精”上下功夫。
一是着力破难点,动态修订巡察工作流程。针对赛罕区实际,梳理统筹巡察六个环节,补充修订《赛罕区党委政治巡察工作流程图》,确保六个环节工作环环相扣、有序衔接。二是着力疏堵点,探索建立指导机制。组织精干力量,编印《巡察工作指导手册》《巡察整改指导手册》,制作问卷调查、谈话提纲、巡察报告、巡察整改台账等常用文书模板。建立专家指导组,全程无缝指导巡察工作,指导巡察组发现行业普遍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加强对被巡察单位巡察整改的日常监督,审核整改方案、检校整改措施,提升整改实效。三是着力解痛点,全面开启信息化建设新篇章。在原有巡察“四库”的基础上建立“六库”,推广普及“码上巡察”“线上问卷”等数字巡察模式,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巡视巡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部署落实到位、操作培训到位,加强金纪三期系统应用,实现巡察纸质档案数字化,推动建立巡察与纪委大数据双平台互通机制,促进数据共享、监督同向,逐步构建现代化巡察监督体系。
三、突出要点管理,在“恒”上下功夫。
一是聚焦整体战,五年规划统领全局。以“十四五”规划、赛罕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科学制定《中共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第五届委员会巡察工作规划》,与市委、区委重点任务目标深度融合,制定年度巡察工作要点、轮次巡察方案,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推动巡察工作提质增效,切实做到“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二是聚焦执行力,精准定位监督重点。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坚持把对“一把手”的政治监督放在突出位置,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对党忠诚,践行党的性质宗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践行“两个维护”,落实“三新一高”情况的监督;以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三是聚焦治理力,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巡察工作的落脚点,充分发挥巡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功能,围绕区委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结合巡察发现的突出问题,向区委提出专项治理建议,进一步深化巡察利剑、纪法惩治的源头治理作用,推动基层治理和全区各项事业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以巡察整改的实际成效解民忧、疏民怨、暖民心。
四、落实清单,在“准”上下功夫。
一是与时俱进完善监督重点清单。围绕“三个聚焦”,紧扣被巡察单位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担当尽责,以及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梳理常规巡察、村(社区)延伸巡察、专项巡察三大板块问题清单。在组内推行“一单位一清单”制度,巡察组根据被巡察单位的机构设置、职能职责、人员结构等制定个性化清单,找准巡察工作切入点,提升精准发现问题能力。二是分门别类健全政策参考清单。配合监督重点清单,按照党纪法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业系统的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财务审批规范等板块,梳理汇总政策依据,编制参考目录,方便巡察组随时查阅,确保巡察发现问题精准研判、精准报告,维护巡察公信力。三是科学合理设置巡察培训清单。坚持“两条腿走路”,推动巡察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提高”。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巡察干部增强政治觉悟、政治定力和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全面提高巡察干部政治素质。坚持“集中培训、以讲促学、以干代学”相互促进,紧扣实际操作的目标,就巡察业务开展、监督执纪、财务等知识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持续提高巡察干部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练就巡察干部 “火眼金睛”和“一身本领”。
五、严格日程管理,在“细”上下功夫。
坚持用时间表来安排和管理巡察各环节工作,明确完成标准和时限要求。一是严格把控巡察进程。严格落实组长负责制,巡察组长统筹全局工作,合理安排巡察进度,深入研究问题,及时处理难题,全程把关定向,细化任务分工,加强纪律约束,不断增强巡察组整体工作合力。强化组办衔接,巡察办承担统筹协调职能,及时掌握巡察组工作进度,组织筹备组办联审会议、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巡察报告,安排区委书记专题会汇报巡察情况,按期完成反馈工作。二是严格规定移交时限。周密安排巡察撤组有关事宜,严格执行“零持有”制度,细化涉密介质归还、巡察报告提交、问题线索与信访件移交、巡察数据录入等7个方面17个环节的移交时限要求,确保涉密文件资料、介质安全有序移交,巡察工作底稿按期整理归档,数据信息及时录入上传。三是严格掌握整改进度。建立整改成效“预警”机制,对被巡察单位集中整改提出明确的时限要求,完善整改评分体系,根据提交报告、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定整改台账,整改措施落实等具体工作任务是否按期完成、整改成效是否达标分别赋予相应分值,在日常监督、中期指导、专项督查等环节采取扣分预警的措施,坚决杜绝被巡察单位对整改工作不重视,推诿塞责,坚决防止边改边犯、虚假整改,确保整改工作如期保质完成。
六、强化反馈管理,在“实”上下功夫。
日程管理紧盯办理过程,反馈管理直击整改效果,建立巡察发现问题多级同步反馈机制,创新运用督查评估满意、业务主管部门满意、党员干部群众满意的“三满意”评价体系衡量整改成效,逐步构建齐抓共管、闭环流转的整改反馈机制。一是“双反馈”压实被巡察单位整改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双反馈”制度,督促被巡察单位要切实扛起整改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定期自查评估整改落实情况,从问题根源入手,从制度上谋划措施,推动各项问题的全面整改。二是多级同步反馈汇聚整改“合力”。将巡察反馈意见以专报形式呈报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要求区级领导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参加专项巡察及重点单位反馈会议,全程督办被巡察党组织的整改落实情况。梳理巡察发现共性问题、突出问题向上级部门及业务指导部门同步,督促相关部门加强业务培训、开展专项督导,规范区属各单位业务行为,堵塞体制机制漏洞,同时,巡察办要安排专人专班盯紧整改,认真履行统筹协调、跟踪督促、汇总报告的职能职责,及时组织开展巡察整改专项督查,不断调整完善督查督办的内容和模式,将整改情况汇总报告区委。三是“双公开”制度强化整改成效再监督。整改结束,通过党内文件及新媒体平台公布形式及时向党内、向社会公开整改情况,公开信访举报电话、邮箱,广泛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监督,切实提高巡察整改公信力,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考验。(赛罕区委巡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