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在线“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用人之要,莫先于担当。”在新时代的奋进征程上,“躺平式”干部奉行“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消极哲学,在其位不谋其政、任其职不尽其责,这与干部的使命担当背道而驰。我们必须坚决摒弃“躺平”心态,勇做奋进路上的先锋。
拒做“躺平式”干部,当以初心铸魂,锚定信念坐标。“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理想信念是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躺平式”干部的病灶源于信念滑坡、精神缺钙。回首往昔,从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到誓言“把一切献给党”的吴运铎,无不是以坚定信仰铸就了不朽人生。新时代干部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深植于心、融入血脉。绝不能像“躺平式”干部般在工作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要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执着,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让初心使命成为干事创业的“定盘星”。
拒做“躺平式”干部,当以实干立身,锤炼过硬本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躺平式”干部的典型表现是回避矛盾、敷衍塞责、缺乏担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躬耕田野,以毕生实干守护大国粮仓;“人民公仆”孔繁森两度援藏,以实干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的誓言。广大干部当以这些楷模为镜,主动跳出“舒适区”,主动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经风雨、壮筋骨。要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实践中练就“硬本领”,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把每一项工作做精做细,用实干实绩诠释“干部”二字的分量。
拒做“躺平式”干部,当以人民为念,践行宗旨意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干部的价值在于为人民服务,“躺平式”干部对群众急难愁盼漠然视之,实质上是宗旨意识的淡化和背离。“草鞋书记”杨善洲退休后扎根荒山二十余载,将一片赤诚化为满山绿荫,福泽百姓;“信访局长”潘东升始终把群众诉求记在心上,用生命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承诺。广大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厚植为民情怀,把群众的“呼声”当作“哨声”,把群众的“期盼”当作奋斗的“目标”。要深入基层察实情、解民忧,在就业帮扶、社会保障、环境整治等民生实事上出实招、求实效,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躺平”是对责任的逃避,是对事业的辜负。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广大干部要以初心为墨、实干为笔、人民为卷,拒绝“躺平”心态,争当奋进先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庆云县中丁乡人民政府:李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