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时间 :   2025-08-04 17:0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张兆峰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总书记的发言深刻阐明了作风建设的内涵要义,为我们党如何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将其作为终身课题。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主席就提炼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拉近了群众与红军和党的关系。进入到新时代,党中央先后审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办法,为党的作风建设标本兼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抓住经常“小问题”,在防微杜渐中做到作风建设不放松。部分干部的贪污腐败,往往是从细枝末节的小事上开始的。当“公款吃喝”被认定为简单“人情往来”,“形式主义调研”被当做正常“工作留痕”,这些党员干部的“微腐败”“小特权”,看似是简单的行为失范,实则是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立场的模糊缺位。今年两会结束,党中央即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等具体问题统一纳入警示教育内容,从思想根子上破除“官本位”思想,让警示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亘古道理,自觉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学习提升,充分利用好主题党日、理论中心组学习等活动载体,筑牢自身思想防线,将作风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找准日常“小痛点”,在纠树并举中做到作风建设不泄劲。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将“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形成完整工作闭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到“坐吃空饷”,从“躺平式干部”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体现的正是对作风建设不泄劲的态度立场,更传递出“破立并举”“纠树并治”的坚定决心。整治作风问题不能像“割韭菜”,要纠其源头、溯其根本,对作风“小痛点”连根拔起。一方面,通过推行“负面行为清单”“高危行为提醒”等管理模式,深挖各领域干部隐形病灶,形成拒腐防变立体防线。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正反面典型案例的宣传通报力度,将克己奉公、勤俭节约的优秀榜样挖掘出来,将贪污腐败、沆瀣一气的反面典型曝光出来,时刻敲响纪律警钟,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向好。


聚焦平常“小事情”,在久久为功中做到作风建设不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只有将作风建设各项要求融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把一件件“小事情”抓起来、改起来,才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推动整体作风的持续好转。如果仅仅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层面,违法违纪行为极易反复出现,难以得到根治。对于那些一心为自己谋利、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作风问题,要加大惩处力度和曝光程度,让“问题干部”无处遁形。要为“持久战”做好制度保障,不断细化完善监督执纪、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方面长效机制,通过“小事”的深度整治带动作风建设“大改善”,真正实现从“徙木立信”到“化风成俗”的转变。(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委组织部:张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