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有其复杂性、琐碎性、群众性等特点,由于岗位分工、个人工作效率不同,不少基层干部因工作需要等原因,会选择在工作八小时外继续工作。必要的加班本是推动工作顺利完成,实现工作目标的坚实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种“花式”加班行为层出不穷,例如“摸鱼式加班”“陪伴式加班”等等。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警惕这些“怪现象”,莫让“畸形”式加班的“花架子”变成影响工作的“绊脚石”。
“畸形”式加班如“削足适履”,看似勤政,却不务实。“削足适履”一词是指砍去脚指头去适应鞋的大小,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形式主义。削去的“足”可以代指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而“履”则是畸形的“机关文化”,这种不切实际的行为会导致工作实效只能“看一看”,不能“走一走”。例如,少数干部在八小时内充足的时间里无所事事、空耗光阴,八小时外的时间里则像打了“鸡血”一般,“大开大门”“奋笔疾书”“挑灯夜战”,营造出“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假象”,班虽加的最多,夜也熬的最长,但却消磨了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说到底,其根本原因是思想不纯、心态不正。因此,要端正价值取向,树立正确三观,力戒勤政、务实“两张皮”,做到不求“表现”求“实效”,为推动工作顺利完成“添砖加瓦”。
“畸形”式加班如“掩鼻偷香”,既是自欺,也会欺人。“掩鼻偷香”是指捂住鼻子去偷点燃的香,常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在这种“畸形”的加班氛围中,“掩盖”的是懒作为、消极作为、虚假作为的错误心态,“偷走”的是人民群众、领导、同事的信任。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发展成崇尚不比实绩比“坐功”,“唯时长论”的错误导向。这种“假奋斗”方式,既是一种盲目的“自我感动”,又在他人面前构建出一种虚假的“人设”,极具迷惑性和危害性,一旦放任其肆意增长,既破坏了干事氛围,影响了其他勤勤恳恳“真干事”好干部的工作热情。党员干部务必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被“私利”迷惑双眼,转变工作态度,时时刻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放在心头。
最好的“人设”永远都是实绩,正所谓“兴伪事者自受其害,行动派赢得未来”。广大党员干部既不能做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墙上芦苇”,也不能做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山间竹笋”,要坚持求真务实,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撸起袖子、沉下心来干实事,让“畸形”式加班的“不良文化”无处可藏。(襄阳市保康县委组织部:周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