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民生艾德莱斯绸如七彩云霞,在餐厅顶部绚烂铺展,将空间映衬得既热烈又雅致。“这才是新疆的味道!”在库车市的一家餐厅,食客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惊艳瞬间。而这匠心之作,正出自一对创业伙伴——努日古丽·买买提和马小艳。
她们的缘分,始于库车市萨克萨克街道的龟兹小巷。今年4月,由宁波市援疆指挥部谋划打造的巾帼创业工坊正式投用。零租金、优设施的扶持政策,如同一片沃土,让两位怀揣梦想的女性在此扎根,绽放。
努日古丽将精湛的裁缝技艺与新疆特色融合,开办“艾德莱斯手工作坊”,9大类服饰与饰品,吸引着日均数百名游客;身为非遗讲师的马小艳,则创办“龟兹万象非遗工坊”,近70种体验项目与特色礼盒,让她实现了“家门口创业”的梦想。

因工坊相聚,因信任携手。真正的转折点,始于马小艳攥着酒店订单找上门的一个清晨。“他们要一个具有新疆特色的吊顶,除了你,没人能做出这份灵动。”马小丽眼中闪着光。努日古丽摩挲着手中的彩绸,会心一笑:“你懂文化内涵,我懂针线功夫,咱们一起干!”
那些日子,工坊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马小艳精心测算着每一道弧线,努日古丽则飞针走线,将不同颜色的艾德莱斯绸裁切、拼接,化作流云舒展的形状。她们还用边角料制作了配套抱枕,以创意与默契,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当初冬的暖阳洒在蓝白色调的小院,努日古丽和马小艳正带着姐妹们围坐在一起,指尖翻飞间,龟兹的壮美风光与民俗风情便化作一个个精巧的文创物件。橱窗里的特色服饰、展台上的文创作品引得游客驻足,创业的日子热热闹闹,民族团结的种子,也在这欢声笑语中生根发芽。
“以前总以为创业是一个人的征程,没想到身边的姐妹成了最可靠的战友,我们一起开辟了新赛道。”努日古丽感慨道。
这对伙伴的成功,离不开个人奋斗,也离不开龟兹小巷的美丽蝶变——而这背后,是宁波援疆的精准赋能。指挥部斥资修缮尼沙汗古民居,让老建筑承载新记忆;百年女校重焕生机,创业工坊拔地而起;曾经坑洼的土路变为平整石板路,漆黑的夜晚被温暖路灯点亮……昔日“刮风满身土,下雨两脚泥”的冷清巷弄,如今已是“闲置空屋变商铺、各族群众聚一堂”的网红打卡地,手工艺品、特色美食、主题民宿等多元业态在此蓬勃发展。
“宁波援疆倾情改善民生、谋划惠民项目,用实打实的举措厚植了民族团结的土壤。如今的龟兹小巷,不仅是创业热土,更是各族群众共筑幸福的家园。”萨克萨克街道文旅办主任张斌道出了小巷蜕变的核心密码。
59岁的艾合买提·喀斯木搬回改造后的小巷,开起“小巷茶馆”,还计划打造社区首家维吾尔族民宿;货车司机阿布都卡德·买木提明的“龟兹小巷一号茶馆”,不仅是游客的歇脚处,更成了居民议事、邻里相聚的“大家庭”。
如今的龟兹小巷,已凭借其深厚的民族情谊与蓬勃活力,为其所在的库其艾日克社区赢得了自治区2025年民族团结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这份荣誉,藏在远来游客向维吾尔族大叔学弹都塔尔的专注神情里;藏在宁波与库车两地道德模范分享故事时,那跨越千里的感动中;也藏在“小巷议事会”的共商共量、“大碗茶”氤氲香气拉近的邻里距离里。
谈及未来,张斌信心满怀:“我们将深挖小巷文化底蕴,探索科技赋能,让游客能‘参与’一场千年前的龟兹宫廷盛宴。同时,开发更多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将龟兹小巷打造成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中心,持续吸引世界的目光。”(库车市融媒体中心:王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