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托乎拉乡的稻田褪去盛夏的翠绿,满地金黄早已不见稻穗的踪影。站在田埂上远眺,只见一台台稻草收割打包机在田间缓缓移动,褐黄色的机身与枯黄的稻草、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生动的秋日农耕画卷。
在托乎拉村6小队,“哐哐哐…”随着机械轰鸣声响起,打包机的切割装置将田地里的稻草整齐截断,随即被卷入机身内部。只见机械手沙吾提稳稳握着操纵杆,目光紧盯前方的稻草,时而微调方向,时而放慢速度,额角渗出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也丝毫未能影响他手熟练的动作。“这机器可得看准了走,既要割得干净,又不能漏掉稻草!”展现出他的专注与娴熟。
机械内部的压捆装置飞速运转,稻草在高压作用下逐渐被压实定型。片刻间,一个方正的稻草捆便从机身尾部挤压而出,重重地落在驶过的稻茬上。这些稻草捆大小均匀,外层用绳索牢牢捆扎,掂起来沉甸甸的,却丝毫不见松散,无论装车运输,还是堆放储存,都省时省力。“以前稻草要么烂在地里影响来年耕种,要么得人工捆扎,费时又费力,现在有这机器,一天能处理十几亩地的稻草,田地里只留下短短的稻茬,干净得很!”沙吾提停下打包机,用脚使劲地踹着劳动成果,语气透露的满是自豪。
温宿县托乎拉乡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从最初的人工耕种到如今的机械化作业,稻谷品质不断提高,享誉天山南北,畅销全国各地。水稻不仅养育一代又一代乡民,更成为乡亲们眼中的“全身宝”。“过去养牛羊,光买饲草料一年就得花不少钱,现在用捆扎好的稻草喂牛羊,每吨能节省近200元开支,一户养10头牛的农户,一年下来就能省好几千!”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如今全乡每年能回收利用稻草近千吨,不仅解决稻田废弃物处理难题,还为养殖户省下大笔开支,真正实现水稻从“穗”到“秆”的全价值利用。(通讯员:兰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