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当科学家,造很多这种可以服务人民的机器人。”10月9日,库车市伊西哈拉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排合尔丁·尕依提满怀信心地说。
当日,由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统筹协调、浙江省科普联合会组织的科普“星援团”嘉年华系列活动,在库车多所学校同步开展,一场场兼具趣味性与专业性的科普盛宴,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与沉浸式体验中,点燃了对科学世界的无限向往。
在伊西哈拉镇中心小学,两场特色科普课成为学生们难忘的学习体验。四年级一班的教室里,《人工智能科普课》以“机器人+课堂老师”的双师教学方式拉开帷幕——外形圆润的机器人助教功能强大,一开口便用俏皮的语气打招呼:“同学们,我能识别动物图片,还能和大家玩问答游戏,谁想先来挑战?”瞬间点燃课堂氛围。五年级一班的《机器人组装体验课》同样热闹非凡,展示台上,五彩的齿轮、电机、塑料构件整齐排列,指导老师手持组装图纸,逐一讲解“动力装置与齿轮的对接技巧”“线路连接的注意事项”。
与此同时,分别以《人工智能在浙江》《AI与机器人》《青少年健康食育科普课程》为主题的多场精彩专家讲座在库车多所学校陆续开展。来自浙江省人工智能、云计算、装备制造、农业等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通过讲座、展览、互动等多种形式,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带来丰富的科普体验,为正在开展的甬库科普季活动掀起新的高潮。
当日库车市第二中学的校园里,科普学习体验活动如火如荼。该校科普场地以“沉浸式科学探索”为核心,串联起教学楼一楼小厅、人工智能馆与天文馆三大空间。本校学生课间自由参观,来自库车市第三中学、玉奇吾斯塘乡中心小学等学校的学生分三条线路按规定时间错位参观,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好奇与欢乐的气息。
一楼小厅内整齐陈列着来自宁波科探中心的桌面实验设备,玻璃展柜内各类器材摆放有序,并设置火场逃生VR体验区;人工智能馆场地预留出足够空间供机器狗表演,展示台陈列着智能机器人模型与智能家居样品;天文馆宛如“宇宙小剧场”,穹顶式星空顶模拟出璀璨星河,VR 太空舱区用银色金属质感的舱体搭配蓝色灯光,营造出太空氛围,舱体旁的电子屏循环播放太空探索纪录片,让学生在体验前先沉浸于宇宙奥秘之中。
在人工智能馆,在库车二中教师的操控下,机器狗灵活地做出跳跃、转圈、握手等动作,引得孩子们阵阵欢呼。教师还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人工智能发展史,介绍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等,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人工智能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天文馆,学生们在互动问答环节后,有序进入VR 太空舱,当感受到“失重”效果时,不少人兴奋地挥动双臂,体验结束后仍意犹未尽,围着同伴描述自己“登陆月球”的奇妙感受。库车市第三中学八年级学生穆凯代斯·热合曼说:“进入太空舱,戴上眼镜之后,我看到了八大行星,地球、火星、木星之类的,仿佛自己在那里遨游,感觉很棒、很刺激。”
此次科普“星援团”嘉年华系列活动,是宁波援疆十五年来科教帮扶工作的生动延续。十五年来,宁波援疆指挥部累计建成库车天文教育中心和人工智能馆等12个校园科普基地,打造智能实验室、AI运动场等18个教育空间,依托“院士之乡”优势,线上线下开展科教活动,惠及8万多名师生,搭建起甬库两地文化交融、智慧共享的桥梁。
从乡镇小学的机器人课堂到中学的沉浸式科普场馆,从专家讲座到VR体验,此次科普“星援团”嘉年华系列活动,不仅让库车的孩子们收获了科普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梦想的种子。甬库两地将继续深化科教合作,让更多孩子在科学的滋养下,成长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新时代青少年。(库车市融媒体中心:王红丽、黄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