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经济民生 >
经济民生
教育惠民暖库车 甬库同心谱新篇
时间 :   2025-09-24 20:2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雪妮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库车市的教育事业早已褪去昔日底色,在“教育惠民”政策的春风与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的对口帮扶下焕发蓬勃生机。这份深刻的变迁,藏在教师刘博宇愈发厚重的教案里,也映在学生艾力亚尔・阿卜杜热合曼崭新的书本中。


今年34岁的刘博宇,2013年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便扎根库车市第二中学,深耕高中物理教学一线,如今已是她执教的第13个年头。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不懈探索,她先后斩获自治区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一等奖、论文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更多次获评库车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刚任教时,学校的教育条件真的只能‘凑合用’。”回忆往昔,刘博宇的语气里满是感慨。


而今,库车的教育条件已从“凑合用”跃升至“啥都有”。宁波援疆指挥部投入资金为学校新建现代化教学楼,每个教室都配齐先进的多媒体一体机,PPT、教学视频随用随放,原本沉闷的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课桌椅全部更新换代,高三教室后方还装了整面墙的书柜,每班标配的空调,让师生们夏天上课再也不用汗流浃背。物理、化学等学科实验室全面升级,专业设备一应俱全,学生们终于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探索科学奥秘。图书馆、计算机教室等专用场所更成了学生们拓展视野、全面发展的乐园。

屏幕截图 2025-09-24 202754.png

教育理念的转变更让刘博宇感触颇深。“以前重应试、‘死读书’,老师和家长眼里只盯着分数,对素质培养毫不在意。”她坦言,现在理念彻底变了,学校格外重视素质教育,机器人、航模、书法等社团琳琅满目,学生能凭兴趣尽情发展特长。更可贵的是,援疆帮扶从“送物资”升级为“深度融合”,宁波派来的优秀教师不仅支教授课,还与本地教师结对开展“传帮带”,她的同事就通过师徒结对快速成长,甚至在教学比赛中斩获佳绩。刘博宇自己也两次赴外地参加培训,新的教学理念让她的课堂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16岁的高一学生艾力亚尔・阿卜杜热合曼感受得尤为真切。来自阿拉哈格镇农民家庭的他,小时候因学校偏远、条件简陋一度害怕上学。如今,宁波援疆资助的农村学校寄宿制项目让他住进了带热水、衣柜的宽敞宿舍,食堂的饭菜更是每天不重样。“‘宁波援疆爱心书屋’里的科普书、文学书我最爱看,学到了好多课本外的知识。”成绩名列前茅的艾力亚尔・阿卜杜热合曼眼神坚定,“好条件给了我十足的动力,我一定要考上好大学,将来回报家乡。”


自2010年宁波对口援疆库车工作启动以来,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始终将教育援疆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倾注资源与力量。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教育援疆资金6.5亿元,重点支持库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先后选派5批共368名优秀教育干部、骨干教师赴库车开展支教、驻点帮扶,搭建起甬库教育交流的“连心桥”;助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11所,覆盖城区与乡镇,彻底扭转了库车市教育硬件设施落后的局面。此外,更创新开展“甬库同上一堂课”“名师工作室结对”“教育信息化帮扶”等特色项目,累计为库车培训教师3.2万人次,捐赠教学设备、图书等物资合计1280万元,从师资、资源、技术等多维度为库车市教育发展注入强劲“宁波力量”。


从旧校舍到新校园,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库车教育的每一点进步,都源于教育惠民政策的滋养与甬库同心的帮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无数像刘博宇这样的教师深耕讲台,无数像艾力亚尔・阿卜杜热合曼这样的学生追逐梦想,他们正在教育的阳光下,共同书写着库车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答卷。(库车市融媒体中心:王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