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说普通话只是为了考试,现在才明白,这一字一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根。”秋日暖阳下,枣阳五中八年级马菲阳同学在主题班会上分享感悟时如是说。2025年9月,一场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活动在这所校园里如火如荼地展开,让像小马这样的学子对语言的力量有了全新认识。
仪式引领,凝聚团结奋进的共识
秋季开学典礼的升旗仪式上,一场特别的动员让全体师生心潮澎湃。校领导深情阐述:“语言文字是穿越时空的纽带,连接着我们的历史与未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学生代表向全校发出倡议,呼吁大家“以语言为桥,以文字为媒”,争做民族团结的守护者。这场仪式,为整个主题活动定下了庄严而温暖的基调。
课程融入,让共同体意识生根发芽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上,老师们深入挖掘经典篇目中的家国情怀;历史课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道德与法治课上,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深入人心。阅读社团专门设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角,一场场读书分享会,让同学们在《诗经》的韵律、唐诗宋词的瑰丽中,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血脉相连。
活动赋能,让民族团结情感共鸣
各班级开展的“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班会尤为精彩。有的班级讲述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故事,有的举办知识竞赛,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手拉大手”活动,学生们将推普意识和民族团结的理念带回家中、带入社区,实现了“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良性辐射。党员教师们更是率先垂范,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习,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展望未来,枣阳五中负责人表示,学校将建立长效机制,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引导师生坚定文化自信,维护民族团结,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普通话,这座无形的桥梁,正让一颗颗年轻的心靠得更近,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图景。(枣阳市第五中学:李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