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记者走进七团四连“恐龙蛋”果园,只见一颗颗色泽鲜艳、圆润饱满的 “恐龙蛋” 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果香,令人垂涎欲滴。
果园里,果农们正忙碌地穿梭在果树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恐龙蛋”并非真正的恐龙蛋,“恐龙蛋”学名杏李,是杏树与李子多次间杂培育出的精品水果,因其酷似恐龙的蛋而得名。杏李的果皮色泽鲜艳,果肉厚实且多汁,口感酸甜适中,既保留了杏的香味,又具备了李的脆甜,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水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种植户杨小芳介绍,他的果园收成格外好,十几亩地预计能采摘15吨恐龙蛋。“今年的市场行情不错,按照目前的价格,预计收入能达到6万元。”杨小芳高兴地说。
除了自己获得可观的收入,杨小芳的果园还带动了当地1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职工张阿姨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在这里干活,一天能挣100多元钱,工作之余还能照顾家里,我觉得挺好的。”
为更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杨小芳还在她的果园里套种了棉花,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的同时又能抑制杂草,真正实现了“白絮映金果 套种一地‘生双金’”。
据了解,根据果园实际情况,套种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的这种模式,通过间作套种,秋季翻入土壤,为果园增加了有机肥料,增加了土壤肥力,为来年提高果子产量和品质打下基础,同时职工群众增产增收。
近年来,七团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特色林果业种植,通过精准引进适配本地土壤气候的优质品种,强化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拓宽市场渠道等多措并举,有效激发了种植户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如今,“特色兴农”发展理念已逐步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增收的新亮点,更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强劲“新引擎”。(文体广电旅游中心:古丽尼尕、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