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协商在基层是政协履职的基本形式,“院坝协商”是对协商在基层的进一步深化。自政协凤庆县十届常委会以来,始终重视协商在基层工作,不断延伸协商触角,在促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结合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与实践,通过四次持续协商,持续助推滇红茶产业发展。
一、持续协商助推滇红茶产业发展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2020年3月,云南省政协印发《政协云南省委员会关于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更好地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意见》,2023年2月云南省政协通过了《政协云南省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协商在基层工作”组织“开展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行动的意见》。两个意见为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提供了遵循。
如何发挥政协优势,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结合,助推凤庆产业发展,这是凤庆政协始终思考的问题。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产业振兴,政协要干什么?凤庆县政协党组聚焦县委中心工作,凝聚政协智慧,集思广益,积极为凤庆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深入践行“产业振兴政协行动”,争当产业振兴的宣传者、践行者、推动者。带着这种思想和使命,县政协紧紧围绕凤庆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握指成拳,重塑凤庆滇红茶品牌影响力”的思路,以做优做强凤庆滇红茶产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协商在基层”、“院坝协商”为载体,连续4年开展4次协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二、四年四次持续协商的探索与实践
凤庆是世界滇红之乡,滇红茶享誉海内外,是历史上知名的“抗战茶”、“爱国茶”,曾经创造了“一吨滇红茶换十吨钢铁”的辉煌。近年来,由于行业指导弱化、原料管理粗放、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等原因,拥有 80 多年历史的滇红茶市场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逐年下降,产业发展形势严峻。为此,凤庆县政协围绕重塑滇红茶品牌形象连续4年开展4次协商,助推滇红茶产业发展。
第一次协商:三级政协联动“协商在基层”,助力凤庆“ 滇红”茶香飘世界。2021年8月24日,一场以“重塑凤庆滇红茶品牌影响力、建设中国红茶第一县”为主题的“协商在基层”议事会议,在凤庆滇红老厂举行。5 个乡镇协商议事会议联合组成协商主体,6名省市县政协委员、18户企业、4户经销商、17名茶农、2名茶叶专家、11个部门负责人共 58人参加协商议事,达成了成立凤庆县滇红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组建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的两条协商意见。会后,协商成果迅速得到转化落实,8月成立了凤庆滇红茶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10月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宣布成立。本次协商议事会议,得到了全国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政协报以“一片红茶的涅槃重生”为题作了宣传报道。
第二次协商:一场议事会、“两商”相衔,在绿美临沧建设中扮靓滇红底色。2022年6月,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成立了协商议事会,成为常态化协商平台。经过一年的发展,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走出了一条“联盟从协商中走来、协商在联盟中扎根”的协商民主之路。9月15日,以滇红茶产业联盟为主体,省、市、县政协委员,联盟企业、茶农、滇红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等有关方面的代表参加,召开以“弘扬茶马文化 助推滇红振兴”为主题的“协商在基层”议事会议,达成了“出台滇红文化振兴政策措施”“组建茶文化研究机构”“丰富茶文化宣传载体”三条协商共识。此次协商以“协商在基层”与滇红联盟协商相衔接的方式,助推“滇红凤庆”建设,是一场颇具“两商”衔接鲜明特点的协商议事会议。2023年1月,由县政协牵头,组建成立凤庆县徐霞客研究会,目前有会员130名;8月组建成立凤庆县滇红茶文化研究会,目前有会员171名。
第三次协商:商机制、建规范,抱团淬炼“金叶子”。2022年12月,中共凤庆县委第十五届九次全会作出了打造“凤庆滇红茶原料核心示范基地”的发展定位,围绕这一定位,县政协开展了相关调研,针对滇红茶核心原料基地建设中的短板和瓶颈,于2023年9月15日在大寺乡回龙村农龙茶叶专业合作社召开了一场以“建优基地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做优做强凤庆滇红茶产业”为主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达成“完善滇红茶核心原料基地建设规划”“制定完善滇红茶核心原料基地建设管理技术规范”“完善利益联结、责任落实、违约惩戒机制”等三条协商意见。这一实践充分证明,“院坝协商”既是政协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也是政协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
第四次协商:众人的事众人商量,企业的事企业商量。为进一步落实联农带农机制,增加茶农收入,调动茶农基地管护积极性,2024年3月26日以联盟企业为主体,在凤庆城市会客厅召开“商定价格指数、助推产业振兴”院坝协商议事会议,达成“落实鲜叶价格合理增长机制,力争茶叶鲜叶平均收购价格在2023年的基础上提高5%,促进茶农增收”的共识。联盟负责人在2024年凤庆红茶节开幕式上发出鲜叶收购价格倡议,联盟企业均表示赞同。10月22日滇红茶产业联盟召开2024年年会,协商提出了联盟2025年发展目标及方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协商在联盟扎根,企业的事由企业定。全年实现鲜叶收购价在上年基础上增长5.8%,协商成果实实在在体现在茶农的增收上。这次协商案例得到人民日报客户端点赞:“院坝协商”不仅是移风易俗,乡村产业发展同样有“院坝协商”的用武之地。在凤庆县政协组织下,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企业代表和茶农坐到了一起,商定“2024年凤庆茶叶鲜叶收购价格在2023年的基础上再提高5%”,茶农多了收益、企业收到了好茶,促进了产业的良性发展。
三、几点启示
(一)持续协商是政协有效贯彻落实党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县政协始终坚持在县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谋划和开展工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县委各项部署要求。开展协商在基层助推滇红茶产业发展就是贯彻落实县委“握指成拳,重塑凤庆滇红茶品牌影响力”部署的重要体现,从协商议题的确定到协商调研和协商议事会议的召开,每个环节都及时向县委请示、报告,得到了县委的认可和支持,协商议事成果得到县委领导的重视和批示,协商意见得到有效转化。
(二)持续协商彰显了政协协商为民的初心。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政协履职的必然要求。持续协商助推滇红茶产业发展,其目的在于做强做优滇红茶产业,促进茶农增收。在协商过程中,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深入茶园基地问计于茶农,深入茶企问计于企业,协商议事会议邀请茶农、茶企、合作社代表参加,让大家畅所欲言,建言献策,确保了协商共识接地气,增强了政协工作实效。
(三)持续协商是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的生动实践。凤庆县政协通过协商在基层、院坝协商,以政协协商机构、滇红茶产业联盟、乡镇协商议事会搭建协商平台,采取“1+2+N”的方式确定协商主体,充分发挥界别委员、联盟企业、基地茶农等主体的作用,激发主体内生动力,实现众人的由众人商量,企业的事由企业定,合力共推滇红茶产业发展。这既是政协开展“院坝协商”的初衷,也是新时代政协工作的生动实践。
(四)持续协商是促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结合的有益探索。凤庆政协通过协商在基层、院坝协商持续协商,助推滇红茶产业发展,促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实现了针对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问题的协商和转化,破解了基层愿望“上不来”和上级决策“下不去”的问题,取得政协协商延伸下去,基层协商活跃起来的良好效果,形成群众关切与党政决策有机对接、有效转化的协商民主新格局,是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益探索。(凤庆县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员会:杨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