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天下之大本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五团沙河镇抢抓国家、省市一系列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政策机遇,坚持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经济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五团沙河镇以“1+2+N”为支点,撬动电商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1+2+N”即打造1个五团电商直播基地,打通“本地电商平台+第三方电商平台”两类销售通道,培育引进N家电商企业,创新“线上平台+合作社+农民”“电商+旅游+农产品销售”等新型销售模式,与抖音、快手、视频号、拼多多等大型网络平台达成深度合作并开设店铺,赋能企业运营与农民主播,为农产品开辟数字化上行通道。
截至2025年6月底,全镇电子商务企业数量达32家,各类平台网店、微店、抖店总计87家。尤为亮眼的是,2025年1至7月实现农产品线上零售额3026万元,同比增长50.5%,且五团电商直播基地已有9家电商企业营收超百万元。
夯实基础:优化布局提升平台承载力
“平台+农户”,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利益链,拥抱乡村电商产业,如今是五团的一大趋势。
为有效赋能电商产业,沙河镇探索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着力打造“共赢平台”。政府主导平台建设,由阿拉尔市沙河镇建融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沙河建融)牵头成立电商项目专班,统筹多方资源投资507万元建成总建筑面积1471平方米的电商产业园,并配套建设电商直播基地、快递物流站点等核心功能区。园区初期入驻企业15家,其中阿克苏市东六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24年实现电商销售收入201.3万元,创造了“一桌一机一小时销售过万”的里程碑式发展,展现出强劲动能。
为进一步增强产业聚合效应,优化企业协作生态,沙河建融在团镇政府支持下,投入300万元专项资金推进“电商服务一条街”建设,全面升级街区的水电气、网络、道路等基础设施。五团电商直播基地将形成一条集电商、信息服务、营销推广、快递物流等电商全产业链条的农村电商一条街。
严控品质:标准化选品赋能品牌增值
选品是农村电商的关键一环,也是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直接关乎农户收益。五团沙河镇强化“政府主导、国企运营、市场运作、合作共赢”原则,严把选品关。围绕苹果、哈密瓜、红枣、恐龙蛋(杏李)、小红杏等特色农产品,大力实施“党建+村播”工程,推动农特产“触网出圈”。目前,全镇电子商务行业稳定吸纳203名从业人员,人均年增收4.62万元。沙河镇电商达人沈中光专注推广葡萄、蓝莓、西周蜜等特色果品的后端供应链,购销网络已覆盖全疆23个村镇,累计带动逾232名群众参与产业种植、加工、生产、售卖等电商后端操作,有效拓宽增收渠道。
五团电商直播基地负责人刘欣强调品质优先策略,带领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对每项产品进行细致筛选评估。刘欣说:“我们不卷价格,保质保量才能走得更远。”通过与多家种植大户合作,严格依据果径、糖度等指标进行分级定品,通过精细化包装标识及冷链空运物流保障,实现“次日达”服务,将供应链损耗率降至行业较低水平。
育才聚力:深化培训共谋发展
专业人才是电商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五团电商直播基地持续开展多层次技能培训,聘请电商专家、实战精英系统授课,内容涵盖店铺精细化运营、产品专业拍摄技法及直播带货实战技巧等。基地同时注重与周边团镇的学习交流,共同探索农村电商协同发展路径。
近年来,沙河镇坚持“引进人才、发掘人才、培育人才”并举策略,通过出台专项创业扶持政策吸引52名人才返乡创业,并建立健全农村电商培训体系。2024年至今,已累计举办电商直播专题培训4期,培训从业人员123人次,成功孵化26名具备实战能力的优秀主播。
十几平方米的小屋,一部手机一个主播,即可开启一场带货直播,五团沙河镇电商达人勾青华说:“做电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过只要坚持就可以有回报,我现在从刚开始一天一件,到现在一天可以出100件,我认为坚持就是胜利。”
此外,深挖镇域文旅资源,创新“直播+文旅”融合模式,以五团军垦纪念馆、玉尔滚军垦旧址、喀拉玉尔滚石窟群、苹果节、四季春晚等为载体进行线下引流。其中苹果节直播活动吸引线上观众31.8万人次,彰显电商对文旅产业的带动价值。
立足当下,五团沙河镇正积极构筑更强大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探索直播助农新路径,全力打通从种养基地到直播镜头、从乡村原产地到城市消费终端的数字化供应链。这一实践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了可借鉴的“五团经验”,助力特色农产品转化为富民强村的“绿色银行”。(新疆瓜瓞绵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郑美、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