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动党员涌向全国各地,但在党员管理过程中,部分地方因对流动党员管理重视不够,导致流动党员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不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尤为重要。
聚焦“底数”,梳清管理服务对象。针对流动党员分散性广、可控性弱、去向不明等特点,通过对党员信息进行核查、上门入户走访摸排、电话了解相关情况等方式,精准建立管理台账,确保对流动党员数量、结构、分布和生活工作状况掌握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明确管理服务对象。同时组织“在家”党员和流动党员群体建立联系服务关系,常态化与流动党员开展谈心谈话,掌握群体动态,做好思想引导,不断拓展流动党员管理深度,进一步保障流动党员管理不失位。
聚焦“供给”,搭建学教服务机制。积极运用联系服务机制,建立“线上交流微信群,建立“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一对一联系,通过留言提问、视频连线等方式,充分用好“贵州网院”、学习强国APP等学习平台,引导流动党员常态化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身份认同和责任意识。同时利用流动党员返乡节点,由各相关党支部组织创新“教育模式”,开展流动党员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素质能力提升等内容线下教育培训,进一步深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确保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
聚焦“服务”,教育有力度和温度。在流动党员返乡期间,积极开展 “ 送温暖、解难题、办实事 ” 活动,了解党员的工作情况,掌握思想动态,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家中,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党组织是一个温暖的家庭,积极引导流动党员群体服务家乡,共促乡村振兴。同时,充分利用流动党员服务载体,在重要活动、重大节日及时向流动党员群体传达党组织的关心问候,教育不仅有力度,还有“温度”。(通讯员:足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