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快活三里”的故事,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越是爬坡过坎越要咬定青山,乘胜前进改作风。“快活三里”是泰山半腰的一段平路,游客喜欢在此歇脚,但挑山工却不敢停留太久,一旦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更困难了。
泰山之巅,壮美雄奇,而登顶之路尤见精神。泰山挑山工负重前行时的清醒与坚韧,恰如新时代作风建设的生动隐喻——“快活三里”不可久留,广大党员干部越是接近顶峰,越要保持警惕,毕竟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松劲歇脚之时即是滑坡开始之日。
登高望远,清醒者知进退
“快活三里”的安逸假象,正是跨越作风建设“十八盘”前的关键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正风肃纪,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但“四风”问题隐形变异、违规乱象“改头换面”等新挑战仍提醒我们,作风顽疾如韭菜般易生,如暗礁般难测:违规吃喝转移阵地、公款旅游声东击西、形式主义披上“数字外衣”……这些问题表明,作风建设一旦松一篙,便可能退千寻,党员干部若在“快活三里”沉迷片刻,理想信念的大厦便可能因思想滑坡而坍塌。房间需常扫,思想更当时时洗涤,唯有将政治修养“活到老、学到老”,方能正气存内、邪不可侵,从根源上筑牢“不想腐”的堤坝。
攻坚克难,笃行者见真章
总书记强调,“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作风建设之难,难在顽固性、反复性;作风建设之重,重在关乎民心向背、事业兴衰。当前,深化改革、民生改善、应急处突等关卡如“十八盘”般险峻陡峭,需党员干部以“闯关夺隘”的使命感破除作风积弊,以“啃硬骨头”的担当赢得群众信任。历史反复证明,作风严一分,民心近一尺,从“徙木立信”到“化风成俗”,从“十年磨一剑”到“三十年久久为功”,作风建设绝非一时之功,而是持久之战。那些在权力“加持”下擅自解下“紧箍咒”者,最终从“奋斗的青年”沦为“悲惨的晚年”,正是对后来者的深刻警示:唯有敬畏法纪、坚守底线,方能行稳致远。
心怀天下,奋斗者立潮头
更高境界的作风,超越个人享乐,锚定为民初心。古语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党员干部若能将“小我”融入“大我”,以“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胸襟扛起使命,便能接近圣贤的境界。新时代的作风建设,既要靠制度“高压线”震慑,更需以“心系苍生”的情怀引领,当每一名干部都成为“轻看个人快活、关注群众福祉”的“赶路人”,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行动自觉,作风建设的根与本便深深扎入民心沃土,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之力。
泰山十八盘险峻,但挑山工深知:歇脚愈久,登顶愈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风险挑战不减反增,作风建设更须寸步不让。让我们以“赶考”的清醒、“绣花”的韧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程接着一程赶,在“快活三里”处保持行进节奏,在“十八盘”前积蓄突破力量,以清风正气护航复兴伟业,以过硬作风答好时代之问——毕竟,登顶者的荣光,永远属于那些永不懈怠的攀登者。(辛集市:高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