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让廉洁文化在乡土深处“活”起来
时间 :   2025-05-15 16:0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提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当前,个别基层廉洁文化建设“悬浮化”:有的机械照搬文件标语,有的流于展板橱窗的形式展演等。而安徽萧县以“画乡廉韵”主题活动为切口,将红色基因、传统书画、乡风民俗转化为浸润人心的廉洁养分,为破解廉洁文化“悬浮化”提供了生动范式。


活化乡土资源,让廉洁文脉可触可感。萧县深挖“两红一古”(红色革命史迹、红色廉政基因、古书画传统)资源,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的纪律故事、萧宿铜灵边区烈士的清廉品格、千年书画之乡的文人风骨,转化为“廉洁文化墙”“清风亭”等景观符号。这种“从泥土里长出来”的表达,既赓续了“不要群众一针一线”的红色传统,又唤醒了“重义轻利”的乡贤文化记忆。当廉洁元素融入黄庙村抗日遗址的讲解词、嵌进乡村振兴的墙绘艺术,抽象的廉洁理念便有了具象的文化载体。


构建教育矩阵,使清廉理念入脑入心。萧县创新“三融三化”模式:融廉于景,打造“廉政教育基地—红色遗址—村居文化点”教育动线;融廉于艺,将纪律规矩编成泗州戏、坠子戏等地方曲艺;融廉于常,通过“贤德亭”议事会等载体,把廉洁要求转化为村规民约。这种矩阵式传播打破“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用干部群众听得懂的乡音、看得见的实景、参与得了的活动,让“廉”从文件走进生活,从展厅渗入心田。


强化制度赋能,促长效机制见行见效。廉洁文化扎根乡土,既要春风化雨,更需制度保障。萧县建立“双轮驱动”机制:在供给方面,构建纪委监委统筹、文旅部门创作、镇村落地实施的协同体系;在需求方面,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形成“创作—传播—反馈”闭环。通过组织干部旁听职务犯罪庭审、开展“家风助廉”活动等举措,把纪律震慑与文化浸润有机结合,让“不想腐”的自觉在制度牵引下生根发芽。


从萧县实践,到皖北地区廉洁文化示范带,再放眼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土廉洁文化建设正迎来历史机遇期。当廉洁文化真正扎根乡土、融入血脉,就能焕发出超越时空的生命力,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深沉持久的精神力量。这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命题,更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战略工程。(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