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高擎红色旗帜,建设文化强国
时间 :   2025-04-17 21:3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朱腾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文章指出,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我们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据新华社北京4月15日)


这篇文章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高擎红色旗帜,进一步加快文化强国建设的步伐。


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强国建设工作的领导。要明确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在文化强国道路的选择上,要始终坚定不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以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引领。要进一步提升党对文化强国建设的领导能力,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原则落实好,进一步筑牢党在文化领域的执政基础、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更好地实现文化服务人民的目的。


要始终与时俱进,进一步引领文化建设领域的创新创造工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化强国建设需要鼓励文化创新创造。没有创新创造就没有文化领域的繁荣,就没有精神文化产品的丰富多彩,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要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通过基层调研,进一步倾听群众心声。要通过文艺体制机制创新,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实践一线,更深入地去触摸中国式现代化的脉动。要引领他们摒弃浮华,去除浮躁,静下心来,多观察,多思考,去创作着眼于人民、落脚于群众的符合时代需求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的好作品。要鼓励文艺创作者通过好作品,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进一步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为强国建设汇聚磅礴的精神合力。


要赓续中华文脉,进一步做好民族文化领域的保护传承工作。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史,具有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凝结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基因和密码,值得我们敬畏、热爱、保护、传承和弘扬。共产党人要挺起担当的“硬脊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要用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两大法宝,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中弃其糟粕,用其精华,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建设文化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我们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路径,携手前行,全力以赴。相信,只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我们必达!(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定水镇人民政府:朱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