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而党建引领则是激活这一基石的核心动力。近期中组部召开的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再次明确了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战略方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这一部署不仅体现了党对基层治理规律的深刻把握,更彰显了以制度优势破解治理难题的坚定决心。
一、政治引领:校准基层治理的方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首要任务是强化政治功能。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根基,必须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党的理论和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正如会议强调的,“提升政治能力”是深化基层党建的核心要求,只有通过持续的理论武装、纪律教育和政治机关建设,才能确保基层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当前,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矛盾,基层党组织需以更高站位统筹发展与稳定,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凝聚群众共识,筑牢思想防线。
二、组织引领:夯实基层治理的根基。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离不开组织体系的优化与创新。推进会提出“建强党建阵地”的目标,要求从规范基础工作、强化队伍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等方面入手,打造坚强战斗堡垒。这要求基层党组织既要“补短板”,通过精准施策解决突出问题,又要“锻长板”,创新党建品牌,形成可推广的治理经验。例如,推动农村、城市、机关等各领域党建差异化发展,既能适应多元治理需求,又能激发基层活力,实现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
三、责任引领:激活基层治理的动能。治理效能的关键在于责任落实。会议强调“压实党建责任”,要求各级党组织扛起主责、强化督导,形成“责任到支部、工作在支部、成效看支部”的闭环机制。这一机制既明确了“谁来抓”,也回答了“怎么抓”的问题。通过述职评议、考核整改等制度,倒逼责任主体主动作为,将党建责任转化为治理动力。同时,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避免“两张皮”现象,确保党建引领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四、能力引领:赋能基层治理的实践。治理现代化对基层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会提出“提升发展能力”和“落实能力”,强调通过增强意志、锻造动能、提升本领,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这要求基层党组织既要培养干部的政治素养,也要强化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矛盾调解、资源整合和数字化转型等。唯有如此,基层治理才能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引领”,在复杂环境中破局突围。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既是方法论,也是价值观。它要求基层党组织在政治定力、组织韧性、责任担当和能力建设上协同发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面对“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开局的历史节点,唯有以党建为轴心,才能激活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为社会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莒县县委教育工委:张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