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乡村振兴,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发现的新动力。众多青年干部要以“气”为笔,在基层土地上尽情尽力绘就乡村振兴时代下属于自己的精彩“新画卷”。
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信念气,永葆初心不改,提亮“信念如磐”的初心底色。“志不强者智不达。”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干部是“三门干部”,从家门口到校园门口,再到机关门口;从繁华城市来到质朴乡村,从校园的单纯环境步入复杂的基层环境;从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变成推动者,其中的难度、深度可想而知。因此,广大青年干部应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始终永葆理想信念,深植于心,不负自身与人民群众。要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提升自身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学习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积极参加乡村振兴相关学习活动,深刻领会乡村振兴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为乡村振兴的推进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聚“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之担当气,勇挑千难万担,勾勒“担当作为”的奋进线条。“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乡村振兴更是其重中之重。从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次提出,到现在《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的印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贯穿始终,里面每一项任务都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都需要青年干部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要充分发挥自身、当地优势,投身产业发展,深入调研资源,挖掘特色产业,引进先进技术、宣传优质理念,拓宽增收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等条件,在乡村振兴的舞台展现担当奋进样貌。
聚“使君为创新堂事,若解尊贤即是贤”之创新气,不忘改革使命,绘就“开拓创新”的活力画像。“铭记过往方能开创未来,勇于探索才能持续创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乡村振兴的推进也面临着新型机遇和挑战,不能一味按部就班,照猫画虎,也需要探索新方式、新方法、新思路、新手段。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要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将党建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工作深度融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农民发展产业;要充分利用“两微一抖”,创新宣传方式,通过短视频、直播,宣传本地优秀资源文化、民俗风情,为乡村振兴的提效注入新鲜创新动力。(庆云县中丁乡:马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