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一个令无数人为之疼痛的日子,这是一段需要不断被铭记的历史,我们要以史为镜,从悲壮的历史中汲取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前进力量,勿忘国耻、牢记使命,勇往直前的追逐伟大梦想。
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只是史书上的一行行文字,是新闻上冰冷的数字,是一张张令人愤慨的照片,但对于1937年生灵涂炭的南京和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那个令人悲痛的记忆却改变了他们的一生,30万生命被践踏、被杀戮,永远倒在那持续了6个多星期的南京大屠杀中。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8位,见证者正在凋零,但铭记者生生不息,祖辈的记忆正在传承,历史的真相必定捍卫。
牢记历史,用坚毅之心追逐信仰。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每一步都充满了曲折与不平,回望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烈视死如归、前赴后继,为民族独立作出了英勇牺牲,以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精神的伟力,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信仰的光芒,总能穿越时空的阻隔。英雄烈士的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我们需如革命前辈般矢志不渝,扛起捍卫和平的永续责任和使命。
牢记历史,用爱国之心持续奋斗。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中华儿女以坚贞的气节,用血肉之躯筑成中华民族新的长城,迎来了抗战的全面胜利。历史充分的证明,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精神动力;战争年代,爱国主义表现为不畏强敌,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换来和平;和平年代,爱国主义表现为不畏艰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今天,我们牢记这段耻辱、伤痛的历史,就是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更要知耻而后勇,为民族复兴汲取奋斗与拼搏的力量。
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铭记历史的苦难和屈辱,我们记住历史是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铭记屈辱是为了让屈辱不再重现,在铭记历史中不忘过去、在珍爱和平中面向未来、在不断奋进中勇往直前,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从江县档案馆: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