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优秀人才
时间 :   2021-12-21 22:3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站在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指出,必须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这为我们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的竞争,关键是体制机制的竞争。我们要在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抓机遇、赢得优势,必须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精神为基础,形成协同育人模式。改进人才评价机制,避免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的倾向,推动人才“帽子”、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真正使广大人才能够始终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不拒众流,方成江海。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着眼“高精尖缺”、坚持需求导向,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强化效益意识和柔性引才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既可以在国外调动人才离岸搞创新,也可以吸引“候鸟型人才”兼职搞创新。对引进人才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统筹和融合发展,充分用好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这不仅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目标指向,也是对广大人才的殷切期望。“一寸赤心惟报国。”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秉持科技报国、以身许国的爱国情怀,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等老一辈知识分子,怀着“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奉献精神,为我国科学、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黄大年、李保国等一批新时代优秀人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要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广泛宣传表彰爱国报国、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做好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国情研修等工作,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有机统一。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扎实做好人才工作,努力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的良好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从江县刚边壮族乡人民政府:梁全英)